《寄献湖州从叔员外》
时间: 2025-01-19 16:40: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顾渚山边郡,溪将罨画通。
远看城郭里,全在水云中。
西阁归何晚,东吴兴未穷。
茶香紫笋露,洲回白蘋风。
歌缓眉低翠,杯明蜡翦红。
政成寻往事,辍棹问渔翁。
白话文翻译:
在顾渚山旁的郡城,溪水将那画卷般的美景连接起来。远望城郭,似乎全都浸泡在水云之间。西阁归来的时候已经很晚,东吴的兴盛似乎还没有尽头。茶香飘逸,紫笋露珠点滴,洲头的白蘋随风摇曳。歌声缓缓,眉头低垂,酒杯在烛光下映出红色的光芒。政治已然成就,我寻往昔的故事,停下小船向渔翁询问。
注释:
- 顾渚山:位于今浙江湖州,因山势秀丽而著名。
- 罨画:形容溪水如画卷般的曲折流淌。
- 城郭:指城邑和防御工事。
- 西阁:可能指诗人或友人的归处。
- 东吴:指东吴地区,古代吴国的地盘,文化繁荣。
- 紫笋:指茶树的嫩芽,形容茶香。
- 白蘋:指水边的白色植物,象征自然的柔美。
- 蜡翦红:指烛光照亮的红酒杯,形容饮酒的情景。
- 辍棹:停下划桨,表示询问的动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郑谷(约704年-约770年),字子真,号孤雁,唐代诗人。他以清新脱俗、意境优美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郑谷在湖州探访叔叔之际,表达了对湖州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情的思考。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相结合,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寄献湖州从叔员外》是一首在自然景色与人情交融中展现的诗。郑谷通过精致的意象描绘出湖州的秀丽山水,以及在此环境中产生的生活情趣。诗的开头以“顾渚山边郡,溪将罨画通”引入,展现了湖州的自然景观,溪水如同画卷,流淌其中,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接着,“远看城郭里,全在水云中”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旷远的意境,城郭隐没在水云之间,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增强了诗的神秘感和浪漫色彩。之后,诗人对人事的思考逐渐深入,“西阁归何晚,东吴兴未穷”,不仅描绘了归来的时光,还反映出东吴文化的繁荣与延续。
再往下,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了湖州的地方特色,“茶香紫笋露,洲回白蘋风”,不仅有自然的美丽,还有人文的气息。最后两句“政成寻往事,辍棹问渔翁”更是将生活的哲学融入其中,表现出对渔翁生活的向往及对往事的追忆,增添了诗的深度。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基础上,结合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体现出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顾渚山边郡,溪将罨画通。
- 描绘了湖州的地理环境,溪水流畅如画,生动形象。
-
远看城郭里,全在水云中。
- 城郭与水云交融,形成迷离的景象,暗示人和自然的和谐。
-
西阁归何晚,东吴兴未穷。
- 表达对归途的思考,东吴的繁荣未曾消逝,象征着历史的延续。
-
茶香紫笋露,洲回白蘋风。
- 细致描写湖州特产与自然景象,茶香与白蘋交织,形成生活的美好。
-
歌缓眉低翠,杯明蜡翦红。
- 描绘饮酒作乐的情景,歌声轻柔,烛光下的酒杯显得温馨。
-
政成寻往事,辍棹问渔翁。
- 反映对往昔的思考,渔翁的生活象征着淡泊与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溪将罨画通”运用比喻,形象生动。
- 对仗:如“茶香紫笋露,洲回白蘋风”,形成和谐的对称。
- 意象: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体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湖州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及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展现了淡泊名利、享受自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顾渚山: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人文的积淀。
- 溪水:流动的生命,象征时间与历史的延续。
- 茶香:代表了湖州的地方特色,融入生活的细腻情感。
- 白蘋:象征着自然的柔美,反映人与自然的和谐。
- 渔翁:隐喻简单而富有哲理的生活方式,体现对世俗的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郑谷的“顾渚山”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湖州
- B. 北京
- C. 上海
- D. 南京
-
诗中提到的“东吴”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地区?
- A. 三国时期
- B. 唐代
- C. 宋代
- D. 明代
-
“辍棹问渔翁”中的“辍棹”是什么意思?
- A. 划船
- B. 停止划桨
- C. 钓鱼
- D. 游泳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郑谷与王维的作品都描绘自然,但郑谷更强调人文情感,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宁静。两者在意象运用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唐代诗歌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