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林居》

时间: 2025-01-05 09:35:26

花石与林庐,皆非俗者居。

铺沙为径软,因竹夹篱疎。

留客同家食,教儿诵古书。

常言治生意,只欲似樵渔。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友人林居
——翁卷

花石与林庐,皆非俗者居。
铺沙为径软,因竹夹篱疏。
留客同家食,教儿诵古书。
常言治生意,只欲似樵渔。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朋友居住的环境,那里有花石和林间的小屋,显然不是普通人所居住的地方。小路是用沙子铺成的,非常柔软,周围用稀疏的竹子作为篱笆。主人热情地留客人共餐,教育孩子诵读古书。常言说,做生意就应该像樵夫和渔夫那样简单自在。

注释:

  • 花石:花草和石头,指自然环境的美好。
  • 林庐:树林中的小屋,表示隐逸的生活。
  • 铺沙为径:用沙子铺成的小路,形容路面柔软。
  • 因竹夹篱疏:用竹子做的篱笆,稀疏而自然。
  • 留客同家食:热情招待客人一起用餐。
  • 教儿诵古书:教育孩子读古代经典书籍。
  • 治生意:经营生计。
  • 樵渔:樵夫和渔夫,象征简单朴素的生活。

典故解析:

“樵渔”常用来形容简单的劳动者,代表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樵夫砍柴,渔夫捕鱼,二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依赖和尊重。同时,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反映了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哲学,强调了简单和自给自足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翁卷,字子云,号太白,宋代诗人,擅长写山水田园诗,追求自然与人和谐的生活理想,作品多以简练优美的语言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朋友的林居中写成,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在繁忙社会中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友人林居》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既有自然的美,又有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开头两句通过“花石”和“林庐”描绘出环境的优雅,显示出友人非同寻常的居所。接着,铺沙的小径和竹篱的描述,传达了生活的舒适与自然。留客共享美食、教儿诵书的场景,体现了人情的温暖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最后一句“只欲似樵渔”,更是将整首诗的主题引向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这种生活方式不仅是对物质的淡泊,更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和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花石与林庐,皆非俗者居。”:描绘了一个优雅的居住环境,显然不是普通人能够拥有的。
    2. “铺沙为径软,因竹夹篱疏。”:细致描绘了柔软的小路和稀疏的竹篱,传达了自然与人居的和谐。
    3. “留客同家食,教儿诵古书。”:表现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和对孩子文化教育的重视。
    4. “常言治生意,只欲似樵渔。”:总结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花石与林庐”与“铺沙为径软”。
    • 比喻:将樵夫与渔夫作为理想生活的象征,寓意深远。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热爱,倡导一种简单、朴素而富有文化内涵的生活态度,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

意象分析:

  • 花石:象征自然的美丽,代表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林庐:象征隐逸的生活,反映了对安静生活的追求。
  • 沙径:代表舒适与自然的结合,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 竹篱:象征朴素与自然,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古书:象征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现了对知识的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花石与林庐”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繁华的市区
    B. 田园风光
    C. 破旧的房屋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樵渔”代表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奢华与享乐
    B. 简单与朴素
    C. 忙碌与竞争
    答案:B

  3. 诗人对朋友的家有哪些赞美? A. 宽敞豪华
    B. 安静优雅
    C. 复杂繁琐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陶渊明
  • 《山居秋暝》——王维

诗词对比

  • 翁卷的《友人林居》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都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翁卷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文化传承,而陶渊明则突出个人的隐逸与自然的融合。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田园诗研究》
  • 相关学术论文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