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感事 其二
蠢尔当车怒,公然学跳梁。
救民原有道,就死亦堪伤。
令戒三驱失,罗休四面张。
温温天语厚,流涕念先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抒发了对当时政局的不满与对先皇的怀念。诗中提到愚蠢的人在车上愤怒,公然模仿小丑的行为;拯救百姓本有其道义,即便死去也令人感到悲伤。对于那些被三条禁令驱逐的人,四面八方的捕捉令人感到无奈。温暖的天意厚重,令人流泪思念已故的先皇。
注释:
- 蠢尔:愚蠢的人,你。
- 当车:指在车上,可能指代权力或地位。
- 跳梁:指小丑、戏谑之人。
- 救民:拯救百姓,指治国安民之道。
- 令戒:命令与戒律。
- 三驱失:三条禁令失效。
- 罗休:罗网、捕捉。
- 温温天语:温暖的天意。
- 流涕念先皇:流泪怀念已故的皇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桐,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反映了对社会时事的关切与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其诗风常表现出深厚的情感和对国家的忧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末期,正值国家动荡、民生困苦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当时政局的观察与思考,表达对不合理统治的不满以及对先皇的怀念,反映出其对政治与民生的关心。
诗歌鉴赏:
《感事 其二》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政治局势的不满和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关怀。开头的“蠢尔当车怒,公然学跳梁”一语,形象地展现出当权者的无能与愚蠢,暗讽那些无视民生疾苦、只顾自己权利的人。诗中提到的“救民原有道”,则显示出诗人对治国理政的理想追求,认为拯救百姓是有道理、有方法的。即便面临死亡,诗人依然感到悲伤,这体现了他对民众命运的深切同情。
“令戒三驱失,罗休四面张”则生动地描绘出当时社会的混乱与无序,禁令失效,捕捉四面张扬,令人感到无奈和绝望。最后两句“温温天语厚,流涕念先皇”则转向对先皇的追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治理的向往与怀念,流泪之情更显得情感真挚。整首诗情感真切,语句铿锵,透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蠢尔当车怒:指愚蠢的统治者在位时发怒,表明其无能。
- 公然学跳梁:讽刺当权者的行为像小丑一样可笑。
- 救民原有道:治国理政有其正道,暗示理想的治理方式。
- 就死亦堪伤:即使牺牲,也令人心痛,表达对民生的关怀。
- 令戒三驱失:说明禁令的无效,造成社会动乱。
- 罗休四面张:四处捕捉,表明社会的压迫与不安。
- 温温天语厚:指天命或天意的厚重,暗含对命运的感慨。
- 流涕念先皇:怀念先皇的仁政,流下泪水,表达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当权者比作小丑,突出其荒唐。
- 对仗:诗中使用的对仗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天意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厚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当权者的讽刺和对先皇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怀与思考,揭示了政治腐败带来的民生困苦,展现了对理想治国方针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车:象征权力与地位,承载着统治者的责任与愚昧。
- 跳梁:象征愚弄与无知,指代那些不负责任的统治者。
- 泪:象征悲伤与怀念,反映诗人内心的情感冲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蠢尔当车怒”是指谁?
- A. 愚蠢的统治者
- B. 聪明的百姓
- C. 小丑
-
诗中提到的“救民原有道”表达了什么思想?
- A. 治国理政有其方法
- B. 没办法拯救百姓
- C. 统治者应当放弃权力
-
诗人对先皇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愤怒
- B. 怀念
- C. 无所谓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同样表达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但侧重于自然景象。
- 《登高》: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个人命运的感慨,风格上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清代文学概论》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