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燕赵悲歌人在。
剧孟旧家倾盖。
急呼觞,筵未半。
筝弦断。酒醒惊沙扑面。
将恨上高楼。
望幽州。
白话文翻译:
燕赵的悲歌传来了,
剧孟的旧家已倾覆。
急忙呼唤酒杯,席间未曾尽兴。
筝弦断裂,酒醒之后,惊沙扑面而来。
将所有的怨恨寄托在高楼之上,
遥望那幽州的方向。
注释:
- 燕赵:指燕国和赵国,古代中国的两个地理区域,常用来代指北方地区的士人文化。
- 悲歌:悲伤的歌曲,常表达人们的惆怅与离愁。
- 剧孟:剧孟,古代著名的士人,指代士人的家族或文化。
- 倾盖:倾盖,形容家破人亡或家道中落。
- 觞:酒杯,古代饮酒时的器具。
- 筝弦:古筝的弦,乐器的一部分,象征音乐或情感的表达。
- 幽州:古地名,现今的河北、北京一带,常用于诗词中象征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祖谋,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其诗歌作品而闻名。其诗风多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及对人生的感慨,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无奈,反映出时代变迁带来的个人情感冲突。
诗歌鉴赏:
《西溪子》是一首情感深邃的古诗,诗中通过对燕赵悲歌的引入,表现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当下生活的感慨。开篇即以“燕赵悲歌”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历史感的情境中,燕赵两地不仅是地理名词,更象征着士人文化的衰落与悲怆。接着提及“剧孟旧家倾盖”,不仅是对一个家族的历史悲剧的回忆,也是对士人阶层的整体命运的感慨。
“急呼觞,筵未半”,表面上是在描写宴席上的喝酒场景,实际上却暗含着一种急迫与未尽的情感,似乎是对人生命运的无奈和对过往时光的留恋。“筝弦断”是一个强有力的意象,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已经失去,音乐的绝响更引发读者的深思,人生如乐,若筝弦断,更显得孤独与凄凉。
最后两句“将恨上高楼,望幽州”,将情感推向高潮。高楼象征着梦想与追求,而“幽州”则反映了思乡的情怀。在高楼之上,诗人将所有的怨恨寄托于此,既是对现实的反抗,也是对美好过往的追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燕赵悲歌人在:引入燕赵地区的悲歌,暗示历史背景与人物情感。
- 剧孟旧家倾盖:提及剧孟家族的倾覆,象征士人地位的没落。
- 急呼觞,筵未半:描绘酒宴未尽的急迫,表面欢愉下的内心孤独。
- 筝弦断:乐器的断裂,隐喻美好事物的消逝。
- 酒醒惊沙扑面:醒酒后突如其来的现实,感受到生活的无情。
- 将恨上高楼:把怨恨寄托在高处,象征着对理想的追求。
- 望幽州:遥望故乡,表达对故土的思念与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筝弦断”,比喻人生的失落。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一定的对称与韵律,增强了诗歌的美感。
- 意象:通过“高楼”、“幽州”构建出丰富的情感意象,使读者产生联想。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士人文化的惋惜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人以悲怆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失落的时代,流露出对过往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赵:象征北方士人的文化与悲壮。
- 剧孟:士人文化的代表,表达对历史的追忆。
- 筝弦:象征生活中的美好与艺术。
- 高楼:理想与追求的象征。
- 幽州:思乡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燕赵悲歌”中的“燕赵”指的是哪个地区? A. 南方 B. 北方 C. 西方 D. 东方
-
“筝弦断”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音乐的美好 B. 生活的失落 C. 欢乐的宴会 D. 家族的繁荣
-
诗中提及的“幽州”是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个地名 C. 一种情感 D. 一位诗人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将进酒》:同样表现了对人生的慨叹,但更加豪放与激昂,与《西溪子》的悲怆形成鲜明对比。
- 《送元二使安西》:在离别中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与《西溪子》的怀旧情感相对。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