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立黄昏庭院。难见。残月又如钩。谁怜独自拥衾裯。愁么愁。愁么愁。
白话文翻译
在黄昏的庭院中我微微站立,周围的景象难以看清。残月如钩般悬挂在空中,谁会怜悯我这一位孤独的身影,独自一人抱着被子。愁苦啊愁苦,让我再次感到愁苦。
注释
- 小立:微微站立,指在庭院中小心翼翼地站着。
- 黄昏:指傍晚时分,光线渐暗。
- 难见:难以看清。
- 残月:月亮已经缺损,呈现出钩状。
- 如钩:用来形容月亮的形状,像钩子一样。
- 怜:怜惜、同情。
- 独自:独自一人。
- 拥衾裯:抱着被子,裯是被子的意思。
- 愁么愁:反复的叹息,表达心中的忧愁。
典故解析
“残月如钩”这一意象在古诗词中常常用来象征孤独与思念。月亮是古人吟咏的热门主题,其缺损的形态常与离愁别恨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釚,清代诗人,生于清中期,擅长诗文,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风格清新雅致。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黄昏时分,诗人独处庭院,感受到孤独和思乡之情,结合当时社会环境,常有离家在外的游子感伤。
诗歌鉴赏
《荷叶杯·归思》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愁苦。诗的开头“黄昏庭院”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凉意的氛围,黄昏时分的庭院寂静无声,正是思绪纷飞之时。残月如钩的意象,不仅形象生动,也暗含了诗人孤独的心情。月亮的缺失象征着诗人内心情感的缺口,伴随着孤独和无奈的情绪。
“谁怜独自拥衾裯”,在这里,诗人以自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他人关怀的渴望。虽然外界的景象模糊不清,但内心的愁苦却愈发清晰,反复的“愁么愁”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人在孤独时的无助与彷徨。整首诗在简洁的文字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读来令人心生共鸣,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孤寂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小立黄昏庭院”:诗人独自在黄昏时分的庭院里站立,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 “难见”:暗示光线昏暗,周围景物模糊,心情愈加沉重。
- “残月又如钩”:残月的形象与诗人心境相呼应,象征着失落与孤独。
- “谁怜独自拥衾裯”:自问自答,表现出对他人关心的渴求,内心的孤单。
- “愁么愁”:情感的重复,强调愁苦的无尽。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钩,形象生动,传达了孤独。
- 反复:通过“愁么愁”的重复,突出诗人的愁苦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孤独、思念与愁苦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脆弱与渴望温暖的心情。
意象分析
- 黄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庭院:代表了一个封闭的空间,暗示孤独。
- 残月:象征失去与思念,常与愁苦相结合。
- 衾裯:被子象征着温暖与安宁,但在诗中却成了孤独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残月如钩”意指什么?
A. 美丽的月亮
B. 孤独与思念
C. 明亮的星星
答案:B -
“愁么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愁苦
C. 兴奋
答案:B -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情
B. 思乡与孤独
C. 爱情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徐釚的《荷叶杯·归思》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月亮与孤独的主题,但徐釚更多表现出内心的愁苦,而李白则是借酒消愁,展现了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