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与诸友游南湖玩月》
时间: 2025-01-19 15:53: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八月十五夜与诸友游南湖玩月
作者: 谢逸 〔宋代〕
黄昏出东门,月在房心间。
步绕古柳堤,疏影迷清湾。
趺坐湖上亭,物肃景自闲。
桂影摇浊醪,波光照酡颜。
高怀浩无际,妙语险莫攀。
夜深风露冷,投宿敲禅关。
时闻桥下泉,决决鸣佩环。
兹游寻旧约,正朔已七颁。
缅想泮宫老,邈在淮南山。
白话文翻译
在黄昏时分走出东门,月亮正好悬挂在我心间。
我绕着古老的柳堤漫步,稀疏的影子迷离在清澈的水湾。
我在湖上的亭子里静坐,周围的事物宁静而闲适。
桂花的影子摇曳在浑浊的酒中,波光映照着我的红润脸庞。
我的高尚情怀无边无际,妙语连珠却难以攀附。
夜深了,风露渐冷,我准备在禅关投宿。
时而听到桥下的泉水,清脆的声响如佩环般悦耳。
今天的游玩是为了寻觅旧日的约定,而今已是七个年头。
我缅怀泮宫的老友,遥远在淮南的山中。
注释
- 黄昏:指日落之后的时光,象征着一天的结束。
- 月在房心间:形容月光照在心中,表达一种内心的宁静与美好。
- 疏影:稀疏的影子,描绘柳树的影子在水面上摇曳的景象。
- 浊醪:指浑浊的酒,表达饮酒之乐。
- 高怀:高尚的情怀,意指作者的志向与情感。
- 泮宫:指古代的一个学术机构,象征知识与友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逸,字宗懋,号逸斋,南宋时期的诗人,以清丽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著称。他的作品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融汇了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中秋夜,正值八月十五,作者与友人在南湖游玩。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团圆与思念,诗中融入了浓浓的友谊与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八月十五夜与诸友游南湖玩月》是一首描写中秋游月的诗,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们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共享月光的惬意与欢愉。诗的开头,谢逸就以“黄昏出东门,月在房心间”来设定了宁静而优雅的氛围,给读者带来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与友人漫步于古柳堤的情景,柳树的疏影与清水交融,形成了一幅悠然自得的画面。
在湖上亭子中的静坐,诗人感受到自然的宁静,内心也随之安详。桂花的影子摇曳在酒中,暗示着饮酒作乐的情绪,波光映照下的脸庞则表现出愉悦与陶醉。整首诗的意境在描写中秋之夜的自然美景和人与人之间的深厚友情中渐渐升华。最后,诗人回忆起与老友的旧约,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黄昏出东门,月在房心间。”:黄昏时分,月亮在心中绽放,寓意内心的宁静与美好。
- “步绕古柳堤,疏影迷清湾。”:漫步在古老的柳树旁,影子在清水中迷离,展现自然的美。
- “趺坐湖上亭,物肃景自闲。”:在湖上的亭子中静坐,周围的景象安静悠闲。
- “桂影摇浊醪,波光照酡颜。”:桂花的影子在酒中摇曳,水波映照着脸庞,情景交融。
- “高怀浩无际,妙语险莫攀。”:高尚的情怀是无边无际,尤其是言语的智慧难以企及。
- “夜深风露冷,投宿敲禅关。”:夜深了,微风凉爽,准备在禅寺投宿,表现出一种安静的心境。
- “时闻桥下泉,决决鸣佩环。”:耳边传来桥下泉水的鸣声,悦耳动听如佩环。
- “兹游寻旧约,正朔已七颁。”:此行是为了寻觅旧友的约定,时光已过去七年。
- “缅想泮宫老,邈在淮南山。”:怀念泮宫里的老友,远在淮南的山中。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在房心间”,比喻心中的宁静与美好。
- 对仗:如“物肃景自闲”,两者相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桂影摇浊醪”,赋予桂影以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中秋夜的美丽景象与友人间的欢愉,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温馨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团圆与思念,是中秋节的象征。
- 古柳:象征历史与传承,营造出一种悠久的意境。
- 桂花:象征着高洁与友谊,常与中秋节相联系。
- 泉水:象征清澈与宁静,增添了自然的和谐美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黄昏”意指什么时间段?
- A. 清晨
- B. 正午
- C. 日落后
- D. 夜晚
-
“桂影摇浊醪”中的“浊醪”指什么?
- A. 清水
- B. 醉酒
- C. 糕点
- D. 花瓣
-
诗中“缅想泮宫老”提到的“泮宫”是什么?
- A. 一种饮品
- B. 古代学术机构
- C. 一座山
- D. 一种乐器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水调歌头》与《八月十五夜与诸友游南湖玩月》均为中秋节的月夜诗,但前者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与对月的赞美,而后者则更强调友人的陪伴与自然的美。两首诗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