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武塘赠钱岩烛》
时间: 2025-01-06 14:30: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武塘赠钱岩烛
作者: 陈维崧
黄竹篙儿如雁叫,西风直放江船。
橹声摇破鹤湖烟。
园林排水次,甲第矗花前。
公子才华尤绝胜,翩翩气压幽燕。
新词脱手万人传。
暗香姜白石,残月柳屯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边的美丽画面:黄竹篙的声音像雁鸣,西风轻拂着江上的船只,橹声打破了鹤湖的烟雾。园林的水流缓缓流淌,华丽的建筑矗立在花前。公子才华出众,气度非凡,轻盈的身姿压倒了幽燕(燕子)。他的新词传遍了众人,暗香如同姜白石般清新,残月洒在柳树与屯田之间。
注释
字词注释
- 黄竹篙:一种用黄竹制成的桨。
- 雁叫:像雁鸣叫声。
- 西风:指秋天的风。
- 橹声:划船时发出的声音。
- 鹤湖:指湖面如同仙鹤般的宁静。
- 水次:水流的顺序或流动的状态。
- 甲第:指华丽的建筑。
- 翩翩:形容轻盈的姿态。
- 气压幽燕:指气度超凡,胜过燕子。
- 新词:新创作的诗词。
- 暗香:隐约的香气。
- 姜白石:象征香气清新的事物。
- 残月:月亮未圆,隐约可见。
- 柳屯田:指柳树和田地相对的景象。
典故解析
- 黄竹:在古代,竹子象征着高洁和坚韧。
- 幽燕:典出《诗经》,象征着清丽和自由。
- 新词脱手:描述诗人创作的流畅与广泛传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40-1700),字宪之,号若海,晚明清初诗人,擅长诗词及散文,风格清新洒脱,常以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故相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江边的美丽景象,表达对自然与人文的热爱,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 武塘赠钱岩烛》通过描绘江边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开篇的“黄竹篙儿如雁叫”,生动地描绘了竹篙划水时发出的声音,仿佛让人听到了江面上的微风与水波,渲染出一种轻松而宁静的氛围。
接着,诗人通过“西风直放江船”及“橹声摇破鹤湖烟”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江边的动态美感。这里不仅体现了自然景观的和谐,也隐含了人类活动的生机与活力。随后“园林排水次,甲第矗花前”,则将目光转向人文景观,展现了繁华的园林与建筑,突显出人类文明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转向对公子才华的赞美,“公子才华尤绝胜,翩翩气压幽燕”,展现了他对才华横溢之人的崇敬,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与艺术的向往。最后以“暗香姜白石,残月柳屯田”收尾,描绘出一种朦胧而淡雅的美感,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
整首诗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既有自然风光的优美,又有对人文情怀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黄竹篙儿如雁叫:用竹篙划水时发出的声音与雁鸣相似,展现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感觉。
- 西风直放江船:西风吹拂,船只轻盈地在江面上行驶,描绘出自由的航行状态。
- 橹声摇破鹤湖烟:橹声打破了湖面的宁静,增加了生活的气息。
- 园林排水次,甲第矗花前:园林中的水流与建筑相映成趣,展现了人文景观的优雅。
- 公子才华尤绝胜,翩翩气压幽燕:赞美公子的非凡才华与飘逸气质,突出其卓尔不群。
- 新词脱手万人传:新创作的诗词广为流传,体现了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 暗香姜白石,残月柳屯田:用暗香和残月描绘出柔和的自然美,象征着诗人的心境与期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黄竹篙儿如雁叫”,通过比喻增强了形象感。
- 拟人:如“橹声摇破”,使自然景象更生动。
- 对仗:上下句相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画面,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才华横溢之人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文化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竹篙:象征自然的和谐与生机。
- 西风:代表着自由与变化。
- 公子:象征着才华与风度。
- 暗香:隐喻着美好的事情细水长流。
- 残月:象征着希望与新的开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黄竹篙儿如雁叫”中的“雁叫”指的是什么?
A. 人声
B. 自然声音
C. 船声
答案: B -
诗中提到“公子才华尤绝胜”,这句诗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才华的赞美
C. 对生活的失望
答案: B -
“新词脱手万人传”中“万人传”说明了什么?
A. 诗人的孤独
B. 诗词的影响力
C. 诗人的才华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才华的追求。
- 杜甫《春望》: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结合,情感深邃。
诗词对比
- 陈维崧《临江仙》与李白《庐山谣》对比:两者都表现了自然美,但前者更注重人文情感的渗透,而后者则强调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壮丽。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陈维崧研究》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理解《临江仙 武塘赠钱岩烛》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