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别后经戎马,家山草不春。
弃原空战骨,隐舍祇烽尘。
左计躬耕负,余生患难亲。
一镫看聚首,应胜滞江滨。
白话文翻译
自从分别后经历了战乱,家乡的草木却不再春意盎然。
抛弃了原野,唯有战死的尸骨,隐居在烽火的尘埃中。
在左边我计划耕作,背负着余生的艰难与亲情。
在一盏灯下期待我们的重聚,应该胜过在江边的滞留。
注释
- 戎马:指军队和战争。
- 家山:指故乡。
- 草不春:家乡的草木没有春天,意指凋零。
- 弃原:抛弃原野,指战乱后对故土的失落。
- 战骨:战死者的尸骨。
- 隐舍:隐居的地方。
- 烽尘:战乱的烟尘。
- 左计躬耕:计划着在左边耕作。
- 一镫:一盏灯。
典故解析
“烽尘”这一词语源自古代的烽火报警系统,指的是战乱的征兆和影响。该诗通过回忆战乱后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黎庶焘(约1660-约1740),清代诗人,生于吴江。他的诗风清新,情感真挚,常以家国情怀为题材。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战乱频繁之时,诗人通过描绘个人的遭遇及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对战乱的无奈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伯庸从兄自楚北归里赋呈 其一》通过对比战乱与和平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刻思念和对亲人的关怀。首句“别后经戎马”便揭示了诗人的经历,经过战乱的煎熬,故乡草木却不再春意盎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着,诗人感慨战后的孤独与凋零,表达了对战死者的悼念。
“左计躬耕负”中的“躬耕”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农业生活的向往,也象征着他对平静生活的渴望。最后一句“一镫看聚首”,通过一盏灯的意象,寄托了重聚的希望,展现了无论经历怎样的磨难,情感始终是支撑生活的力量。
整首诗语言简练却蕴含丰富的情感,既有对战乱的控诉,也有对家乡的深情眷恋,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别后经戎马:自从分别后经历了战争。
- 家山草不春:家乡的草木失去春天的生机。
- 弃原空战骨:抛弃了原野,留下战死的尸骨。
- 隐舍祇烽尘:隐居在战争的烟尘之中。
- 左计躬耕负:计划着在左边耕作,承受生活的艰辛。
- 余生患难亲:余生中与亲人共同面对艰难。
- 一镫看聚首:在一盏灯下期待重聚的时刻。
- 应胜滞江滨:应该胜过在江边的滞留与等待。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中“别后经戎马”与“家山草不春”形成对仗,使情感更加鲜明。
- 意象:诗中使用了“战骨”、“烽尘”等意象,生动地描绘出战乱的景象,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的关怀以及对战争带来的痛苦与无奈,体现了深浓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 戎马:象征战争与动荡,反映诗人的苦难经历。
- 草不春:象征故乡的衰败与失落。
- 战骨:象征牺牲与哀痛,寄托了对战死者的悼念。
- 烽尘:象征战争的迷雾与恐惧。
- 镫:象征希望与期待,寄托了对重聚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戎马”指的是什么?
- A. 农田
- B. 战争
- C. 家乡
-
“家山草不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春天的向往
- B. 对家乡的悲伤
- C. 对亲人的思念
-
“一镫看聚首”的“镫”象征着什么?
- A. 战争
- B. 希望
- C. 失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春望》中杜甫也表现了对家国的忧虑与思念,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对于战争与家乡的共同关切。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与黎庶焘的“家山草不春”在情感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反映了诗人对国家与家乡命运的深切关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