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归丛堰山庄》

时间: 2025-01-17 09:43:45

暝蛙喧涧潦,清月上林扉。

竹径无人候,萝风送我归。

吟声低入户,昏影淡生衣。

坐觉山庐好,澄怀验道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晚归丛堰山庄
作者: 黎庶焘 〔清代〕

暝蛙喧涧潦,清月上林扉。
竹径无人候,萝风送我归。
吟声低入户,昏影淡生衣。
坐觉山庐好,澄怀验道机。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绘了黄昏时分,蛙声在溪涧中嘈杂,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树林的门扉。竹林小径上没有人等候,风中带着藤萝的气息送我回家。吟唱的声音轻轻传入室内,昏暗的影子淡淡地洒在衣物上。坐在这里,觉得山间小屋真好,心中澄澈,能体验到道理的机妙。


注释:

字词注释:

  • 暝蛙:夜晚的蛙声。
  • 喧涧潦:溪涧的水声嘈杂。
  • 清月:明亮的月光。
  • 林扉:树林的小门。
  • 竹径:竹林中的小路。
  • 萝风:藤萝花的风,形容风中带着藤萝的香气。
  • 吟声:吟唱的声音。
  • 昏影:傍晚的影子。
  • 澄怀:心灵清澈。

典故解析:

  • 道机:指的是道理的机巧或智慧,可能与道教哲学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黎庶焘,清代诗人,生于1725年,卒于1784年,字景荣,号竹溪,晚号寒松。其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描绘山水田园之景,表达宁静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归家途中,表现了他在大自然中的宁静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美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道理的领悟。


诗歌鉴赏:

《晚归丛堰山庄》是一首描绘黄昏归家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首联“暝蛙喧涧潦,清月上林扉”,以蛙声和月光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动的氛围,既有自然的喧嚣,又有月光的清幽。接下来的“竹径无人候,萝风送我归”,描绘了归家的孤独与自然的陪伴,似乎在表达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

“吟声低入户,昏影淡生衣”更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归家时的情景,吟唱的声音轻柔而温暖,昏暗的影子则为这一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柔和的色彩。最后一句“坐觉山庐好,澄怀验道机”表达了诗人对山庐的喜爱与心灵的清澈,似乎在暗示,在自然中,人能更好地领悟人生的哲理。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暝蛙喧涧潦:夜晚的蛙声在溪涧中嘈杂,营造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氛围。
  2. 清月上林扉:明亮的月光洒落在树林的门扉上,增添了静谧的美感。
  3. 竹径无人候:竹林小径上没有人等候,表现了一种孤独感。
  4. 萝风送我归:风中带着藤萝的香气,伴随诗人回家,体现自然的亲切。
  5. 吟声低入户:吟唱的声音轻轻传入室内,表现一种温馨的感觉。
  6. 昏影淡生衣:昏暗的影子轻轻洒在衣物上,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7. 坐觉山庐好:坐在山间小屋中,感受到宁静与美好,表达对生活的满足。
  8. 澄怀验道机:心灵清澈,能领悟到深刻的道理,体现了哲理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内心情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如“风送我归”。
  • 对仗:如“吟声低入户,昏影淡生衣”,形成音韵的和谐。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蛙声:象征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月光:象征宁静与思考。
  • 竹径:象征清幽与孤独。
  • 萝风:象征自然的温馨与亲切。
  • 山庐:象征心灵的栖息地与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清月”指的是什么?

    • A. 晚霞
    • B. 明亮的月光
    • C. 太阳
    • D. 星星
  2. “竹径无人候”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热闹
    • B. 孤独
    • C. 欢乐
    • D. 忧伤
  3. “坐觉山庐好”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 A. 自然的美好
    • B. 城市的繁华
    • C. 家庭的温暖
    • D. 友谊的珍贵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田园的宁静,但更注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
  • 李白的《月下独酌》则强调了孤独与酒的共鸣,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哲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清代诗人研究》
  • 《山水田园诗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