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令(用前韵赠郭功甫)》
时间: 2024-09-19 20:59: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令(用前韵赠郭功甫) ——黄庭坚
少年得意从军乐。
晚岁天教闲处著。
功名富贵久寒灰,
翰墨文章新讳却。
是非不用分今昨。
云月孤高公也莫。
喜欢为地醉为乡,
饮客不来但自酌。
白话文翻译:
年轻时得意于从军的乐趣,
晚年却被命运安排在闲处。
功名富贵早已成过眼云烟,
而书法文章却是新的追求。
是非之事不必去分辨今昔,
就像那孤高的云月,公也无妨。
我喜欢在这里醉酒思乡,
不等客人光临,只自饮自酌。
注释:
- 少年得意:年轻时在军中出人头地。
- 晚岁天教:晚年命运安排我在闲适的环境里。
- 功名富贵:功名和财富,常常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 寒灰:形容功名富贵已成过往云烟。
- 翰墨文章:指书法和文学创作。
- 是非:指对与错、对与错的纠缠。
- 云月孤高:比喻高远的境界与情怀。
- 醉为乡:在酒中寻求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之一。其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深具个性。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思考。作者在年轻时曾参加过战争,后因种种原因而归于闲适,表达了对荣华富贵的淡然态度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木兰花令》体现了黄庭坚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诗中开篇以“少年得意从军乐”引出年轻时的豪情壮志,接着转入“晚岁天教闲处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变迁的感慨。通过对比年轻时的志向与晚年闲适的境遇,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的心态。他不再执着于名利和功名,反而将重心转向了翰墨和文章,体现出一种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其次,诗中“是非不用分今昨”的句子显示出诗人对世事的淡然,强调了不必过于在意外界的纷扰和评价,反而应当关注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最后,诗人通过“喜欢为地醉为乡,饮客不来但自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在孤独中自得其乐的态度,展现出一种洒脱自在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少年得意从军乐:描绘了年轻时的壮志豪情,追求军旅生活的乐趣。
- 晚岁天教闲处著:晚年被命运安排在安静的地方,感慨人生的转变。
- 功名富贵久寒灰:对名利的看淡,表明这些早已不再是追求的目标。
- 翰墨文章新讳却:转向文学和书法,表达对艺术的追求。
- 是非不用分今昨:不再纠结于是非,强调心境的宁静。
- 云月孤高公也莫:以孤高的云月比喻自己的境界,暗示超然的态度。
- 喜欢为地醉为乡:在酒中追寻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的情感。
- 饮客不来但自酌:没有客人来访,自己饮酒,表现出一种孤独中自得的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月比作诗人的境界,展现高远的追求。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对仗的工整感,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艺术的热爱,体现出一种宁静和淡泊的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 少年与晚岁:象征着青春与成熟,反映人生的不同阶段。
- 功名富贵:代表社会的名利追求,诗人对此态度的转变。
- 翰墨文章:象征着艺术和文化,展现出诗人的追求与热爱。
- 云月:象征孤高的境界,反映诗人内心的超然与淡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黄庭坚的《木兰花令》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功名的追求
B. 对人生的感悟与对艺术的热爱
C. 对战争的怀念
D. 对社会的批评 -
诗中提到的“翰墨文章”指的是什么? A. 书法和文学创作
B. 战争与功名
C. 酒与乡愁
D. 自然风光 -
诗人对“是非”持什么态度? A. 纠结与分辨
B. 超然与淡然
C. 忽视与放弃
D. 积极参与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黄庭坚 vs 苏轼:两位诗人在表达对人生感悟时,均展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黄庭坚侧重于个人的内心追求,而苏轼则更关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黄庭坚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