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 帘波》
时间: 2025-01-17 04:40: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柳梢青 帘波
作者: 叶翰仙 〔清代〕
旭日晴烘。低垂一桁,钩影玲珑。
仍不笼烟,未能卷雨,祗合遮雨。
湘纹叠叠重重。看卷处縠痕漾空。
窗下疏灯,花间微月,一样朦胧。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阳光照耀着大地,阳光透过低垂的窗帘,投下细腻的影子。
窗帘还未遮住烟雾,也未能卷起细雨,只能勉强遮住雨水。
窗帘上叠加的湘纹如波纹般叠重,轻轻卷起的地方露出水波的痕迹。
窗下微弱的灯光,花间的明月,都是一片朦胧的景象。
注释:
字词注释:
- 旭日:早晨的太阳。
- 晴烘:晴朗的阳光照耀。
- 桁:窗帘。
- 钩影玲珑:细腻的影子,形状如钩。
- 笼烟:遮住烟雾。
- 卷雨:卷起细雨。
- 湘纹:窗帘上的花纹,像湘江的波纹。
- 縠痕:水波的痕迹。
- 疏灯:微弱的灯光。
- 微月:微弱的月光。
典故解析:
本诗中并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情感体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翰仙,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与情感流露,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期,诗人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与生活的哲理,表现出一种超然于世的淡泊。
诗歌鉴赏:
这首《柳梢青 帘波》以清晨的阳光和窗帘的影子为切入点,描绘了一幅朦胧的景象。诗的开头便以“旭日晴烘”引入,营造了一种温暖而清新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低垂一桁,钩影玲珑”描绘窗帘的细腻之美,给人一种轻盈而灵动的感觉。同时,诗中提到“仍不笼烟,未能卷雨”,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生活中细微变化的关注。
“湘纹叠叠重重”一句,描绘了窗帘上波纹的重叠,形成了一种深邃的视觉效果,暗示着生活的复杂与层次。而“窗下疏灯,花间微月”则将夜晚的宁静与朦胧融入诗中,塑造出一种悠然的意境,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整首诗言辞清新,意象丰富,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悟,传达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情感基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旭日晴烘:描绘了清晨阳光的温暖,营造出一种生气盎然的气氛。
- 低垂一桁,钩影玲珑:窗帘低垂,投射出细腻的影子,突出窗帘的轻盈和美感。
- 仍不笼烟,未能卷雨:窗帘尚未能完全遮住外界的烟雾和细雨,反映出一种对自然的敏锐感受。
- 祗合遮雨:窗帘只能勉强遮挡雨水,暗示生活中无法完全掌控的无奈。
- 湘纹叠叠重重:窗帘上的花纹如波纹般重叠,表现出生活的层次感。
- 看卷处縠痕漾空:卷起的地方露出水波的痕迹,象征着生活中的变化与流动。
- 窗下疏灯,花间微月:窗下微弱的灯光与花间的月光交织,表现出宁静而朦胧的夜色。
- 一样朦胧:强调了一种模糊而美好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窗帘的影子比作玲珑的形状,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在“窗下疏灯,花间微月”中,形成对称的美感。
- 拟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使自然景物仿佛有了情感和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感悟,传达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情感基调,反映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旭日:象征新生与希望。
- 窗帘:代表生活的遮挡与隐私。
- 湘纹:象征着水的流动与生命的变化。
- 灯光与月光:代表了孤独与宁静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湘纹”主要指什么? A. 一种花纹
B. 一条河流
C. 一种情感
D. 一种颜色 -
“窗下疏灯,花间微月”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A. 热闹
B. 宁静
C. 悲伤
D. 欢乐 -
诗人通过“仍不笼烟,未能卷雨”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的无奈
B. 对生活的满足
C. 对人情的冷漠
D. 对风景的欣赏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描绘了战乱中的家国情怀,与叶翰仙的细腻生活观察形成对比,前者强调了历史的沉重,后者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现了夜晚的宁静与思乡之情,但通过更加直接的情感表达,与《柳梢青 帘波》的含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