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衎石兄归郡城下榻学山兄乐寿堂赋呈四首末篇兼怀云寿兄武义 其三》
时间: 2025-01-01 15:42: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耦耕恐难遂,梦想澉上山。
山中有丙舍,静读可闭关。
高峰九十九,三面开烟鬟。
踏浪看山色,我愿充鱼蛮。
却因俗缘重,尚阻仙梯攀。
我兄亦多累,何日全家还。
偶来鸥共泛,难与云同间。
不如且就我,信宿茅三间。
相违动一纪,鬓发各已斑。
百里犹恨隔,未得承欢颜。
白话文翻译:
耦耕的生活恐怕无法实现,我梦想着去澉山上。山中有一间简陋的茅屋,静静地读书可以闭关。高峰有九十九座,三面都飘散着烟雾。我愿意踏浪观赏山色,像鱼一样在水中游弋。可惜世俗的牵绊太重,仍然阻碍我攀登仙梯。我兄弟也有许多牵挂,何时才能全家团圆?偶尔来这里与鸥鸟同游,却难与云彩相交。不如就暂时来我这里,安然栖息在三间茅屋中。我们相隔已久,鬓发都已经斑白。即使相距百里,仍旧遗憾不能见面,未能享受与你的欢颜。
注释:
- 耦耕:指夫妻一起耕作,象征着田园生活的理想。
- 澉上山:澉,指一种安静、清澈的环境;上山,指向往远方的山林。
- 丙舍:简陋的小屋。
- 闭关:指隐居、专心读书。
- 烟鬟:形容山间的烟雾。
- 踏浪:指在水中行走,形象地表达观赏自然的乐趣。
- 仙梯:象征通向理想生活的道路。
- 鸥:指海鸥,象征自由与闲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泰吉(清代)是清朝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热爱而著称。他的诗多描绘山水,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诗人思念兄弟之际,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兄弟团圆的期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钱泰吉的《闻衎石兄归郡城下榻学山兄乐寿堂赋呈四首末篇兼怀云寿兄武义 其三》是一首富于情感与自然景象的诗作。诗中,作者以“耦耕恐难遂”开篇,表达了对理想田园生活的渴望,但却因现实的牵绊而无法实现。接着,诗人描绘了他向往的山中生活,提到“高峰九十九”,表现出自然的壮丽与宁静。
“踏浪看山色,我愿充鱼蛮”一句,生动地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想要融入自然,与之共生。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感慨人际关系的疏离,“相违动一纪,鬓发各已斑”,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们之间的距离感。诗的结尾,尽管有遗憾,但诗人仍提出一个温暖的邀请——“不如且就我,信宿茅三间”,表现出对友情的珍视与期待。
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兄弟情谊的深切思念,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形成了优美而又富有哲理的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耦耕恐难遂: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因现实困扰无法实现。
- 梦想澉上山:渴望去往宁静的山中生活。
- 山中有丙舍:描绘理想的隐居环境。
- 静读可闭关:期望在此地能专心读书。
- 高峰九十九:描绘壮丽的山景,表现自然的壮美。
- 三面开烟鬟:形容山间的云雾缭绕,增添神秘感。
- 踏浪看山色:展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 我愿充鱼蛮:表现出想要融入自然的心情。
- 却因俗缘重:现实的束缚使他无法追求理想。
- 尚阻仙梯攀:比喻通往理想生活的道路被阻碍。
- 我兄亦多累:提到兄弟的苦恼,表达共同的烦恼。
- 何日全家还:希望全家团聚的愿望。
- 偶来鸥共泛:偶尔与自然中的生物分享时光。
- 难与云同间:感叹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 不如且就我:邀请兄弟来此相聚。
- 信宿茅三间:希望在此安静地相处。
- 相违动一纪:感叹因时间的流逝而产生的隔阂。
- 鬓发各已斑:表现出时光带来的变化。
- 百里犹恨隔:即使相距不远,仍感到遗憾。
- 未得承欢颜:未能享受兄弟相聚的快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理想生活比作“仙梯”,形象地表现出人生的追求。
- 拟人:自然景象被赋予情感,如“踏浪看山色”。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该诗表达了对理想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兄弟情谊的珍视,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 鸥:象征自由与闲适。
- 云:象征高远和不可及的梦想。
- 茅屋:象征简单朴素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耦耕”指的是什么? A. 夫妻共同耕作
B. 单独耕作
C. 田园生活 -
“高峰九十九”中“九十九”指的是: A. 许多
B. 少数
C. 具体数字 -
诗人对兄弟的感情是: A. 期待团聚
B. 忘记了
C. 不在乎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但杜甫的笔调更为沉重,而钱泰吉则更为轻松自在,展现了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期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钱泰吉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