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慢》
时间: 2025-01-04 12:16: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亭怨慢
作者: 陆茜 〔清代〕
听何处莺啼鹊噪。唤醒离魂,绣衾梦晓。
一自春来,断肠心绪惹多少。阑珊病骨,怎禁得闲愁绕。
宝鸭久慵烧,剩药里堆中香袅。悄悄。
待归来燕子,卷起一帘芳草。
韶华似梦,况客里红颜易老。
懊恼煞昨夜东风,又都把梨花吹了。
尽碧水流红,谁管伤春哭倒。
白话文翻译:
在听到哪里传来的黄莺啼叫和喜鹊喧闹,唤醒了我已离去的灵魂,绣被下的梦也在清晨破晓中醒来。自从春天到来,我的心情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惹起了多少愁绪。阑珊的病体,怎能禁得住闲愁的缠绕。长久以来,我的宝鸭早已懒得烧水,剩下的药香还堆在香炉里,袅袅而上。悄悄地,等待归来的燕子,卷起一帘的芳草。青春如梦,在外漂泊的日子里,红颜易老。真让人懊恼的是,昨夜的东风又把梨花全吹落了。纵使是碧水流红,又有谁在乎这伤春的哭泣呢?
注释:
- 莺啼鹊噪:黄莺在歌唱,喜鹊在鸣叫,象征春天的来临。
- 绣衾:指绣花的被子,这里借指梦境。
- 阑珊:形容人的身体虚弱、衰弱。
- 宝鸭:一种古时的烧水器具,象征生活的懒散。
- 芳草:春天生长的草,象征生机与希望。
- 韶华:美好的年华,青春易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茜,清代女诗人,生于盛世,深受文人雅士的影响。她的诗作多描绘离愁别绪,情感细腻,艺术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离别季节,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无奈。
诗歌鉴赏:
《长亭怨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与青春易逝的感慨,整首诗洋溢着浓郁的离愁别绪。开篇以“听何处莺啼鹊噪”引入,声声鸟鸣唤醒了沉睡的心灵,瞬间勾起了对往事的回忆。接着,诗人以“阑珊病骨”自述身体的虚弱,暗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自己的脆弱形成鲜明对比。
“宝鸭久慵烧”一句,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懒散态度,仿佛对美好生活的无能为力,进一步加深了离愁的氛围。后面提到的“待归来燕子”,不仅指春天的到来,更象征着对亲人的思念与期待。诗的最后两句以“尽碧水流红”点明伤春之情,感叹春天的短暂与美好的逝去。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春天的生机,又有离别的哀愁,完美地展现了陆茜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听何处莺啼鹊噪:描绘春天到来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自然的声音与活力。
- 唤醒离魂,绣衾梦晓:暗指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梦境被现实打断。
- 一自春来,断肠心绪惹多少:春天的到来引发了无限的愁绪。
- 阑珊病骨,怎禁得闲愁绕:身体的虚弱与内心的忧愁交织在一起,难以自持。
- 宝鸭久慵烧,剩药里堆中香袅:生活的懒散与对往昔的怀念,香气缭绕中流露出无奈。
- 悄悄。待归来燕子,卷起一帘芳草:期待春天的重返与生机的恢复。
- 韶华似梦,况客里红颜易老:感叹青春如梦,外乡人的孤独与衰老。
- 懊恼煞昨夜东风,又都把梨花吹了:对时光流逝与美好事物失去的惋惜。
- 尽碧水流红,谁管伤春哭倒:纵使美景如画,伤春的情感却无人关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春比作梦,强调时光的虚幻与短暂。
- 拟人:将自然景象(如东风、燕子)赋予情感,增强诗歌的情感表达。
- 对仗:如“听何处莺啼鹊噪”与“待归来燕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易老的感慨,以及对亲人离别的思念。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莺: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活力。
- 鹊:喜庆的象征,代表美好的愿望。
- 燕子:归来的象征,代表思念与希望。
- 梨花:美丽而短暂,象征青春与美好事物的易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哪个?
- A. 夏季
- B. 秋季
- C. 冬季
- D. 春季
-
“阑珊病骨”是指什么?
- A. 身体虚弱
- B. 心情愉悦
- C. 生活富足
- D. 梦境美好
-
诗的主题主要关注什么?
- A. 对财富的追求
- B.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C. 对自然的赞美
- D. 对历史的怀念
答案:
- D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by 杜甫:描绘春天的美丽与生机。
- 《赠友人》 by 李白:表达离别的情感与思念。
诗词对比:
- 陆茜《长亭怨慢》与李清照《如梦令》:两首诗均表现了离愁别绪,但陆茜更侧重于春天与时光流逝的感慨,而李清照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陆茜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