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鹤亭》

时间: 2025-01-04 06:54:20

鸿渐偏宜丹凤南,冠霞帔月影毵毵。

酒酣亭上来看舞,有客新名唤作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来鹤亭
作者:苏轼

鸿渐偏宜丹凤南,
冠霞帔月影毵毵。
酒酣亭上来看舞,
有客新名唤作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鸿雁飞来,适宜在丹凤门南边栖息的情景。诗人形容身着华丽服饰的舞者在亭子里翩翩起舞,月光下的影子摇曳生姿。酒已畅饮,诗人邀请客人一同欣赏舞蹈,有位新客人因其才华被称作“耽”。

注释:

字词注释:

  • 鸿渐:鸿雁飞来,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 丹凤: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高贵与美丽。
  • 冠霞帔:形容女子华丽的装束,霞帔是用彩霞制成的披风。
  • 月影:月光的影子,营造出梦幻的氛围。
  • 酒酣:酒喝得正酣,形容饮酒的兴致高昂。
  • 新名:新近出名的人。

典故解析:

  • “鸿渐”可以引申为飞来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常用于对前程的美好祝愿。
  • “丹凤”与“月影”结合,象征着美好与柔和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洒脱之作,也有细腻柔和之作。

创作背景: 《来鹤亭》写于苏轼在杭州任职期间,受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的影响,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此时期,苏轼的政治生涯多有波折,但他的文学创作却逐渐成熟。

诗歌鉴赏:

《来鹤亭》是一首描绘宴会场景的诗,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欢快氛围的珍视。诗的开头“鸿渐偏宜丹凤南”,用鸿雁的到来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接踵而至,给人以希望的感觉。接着“冠霞帔月影毵毵”,生动描绘了舞者的华美装束和她在月光下的舞姿,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酒酣亭上来看舞”一句,体现了诗人对饮酒作乐的洒脱态度,也暗示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最后一句“有客新名唤作耽”,不仅引入了新人物,还表现出对新朋友的认可和欣赏,这种人际间的温暖与互动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与人文、个人与社会生活之间建立了和谐的关系,展现了苏轼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诗中不仅有对美的追求,还有对人性的关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鸿渐偏宜丹凤南:鸿雁飞来,正好适合在丹凤门南边栖息,暗示美好事物的到来。
  2. 冠霞帔月影毵毵:华丽的装束在月光下投射出摇曳的影子,形象而生动地描绘了舞者的优雅。
  3. 酒酣亭上来看舞:在酒意正浓的亭子中欣赏舞蹈,描写了聚会的欢乐气氛。
  4. 有客新名唤作耽:引入新朋友的到来,为诗增添了互动性,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修辞手法:

  • 比喻:鸿雁比喻美好事物的到来,舞者的影子比喻梦幻般的美好。
  • 对仗:诗中运用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宴会场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欢快氛围的享受,展现了苏轼洒脱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鸿雁:象征着飞来的美好事物和希望。
  • 月影:代表梦幻、美好与柔和的情感。
  • :象征欢聚、享乐与人际关系的纽带。
  • 舞者:象征优雅与美丽,体现生活的艺术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丹凤”象征什么? A. 贫穷
    B. 美丽与高贵
    C. 战争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酒酣亭上来看舞”中,诗人想表达的是什么情境?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新客人被称为“耽”,这个名字代表他在舞蹈方面的才华。 (对/错)

答案:

  1. B
  2. 诗人想表达的是在酒意正浓的情况下,大家聚在一起欣赏舞蹈的欢乐气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的另一首著名作品,同样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李清照的作品,描绘了美丽景象与人情的交融。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来鹤亭》与白居易的《琵琶行》同样表现了对音乐和舞蹈的喜爱,但前者更注重于宴会的欢快氛围,后者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深入理解苏轼的《来鹤亭》。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地方,欢迎随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