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卒以剑归之》
时间: 2025-01-04 07:23: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君长铗君当歌,
每食无鱼叹委蛇。
一朝得见暴公子,
櫑具欲与冠争峨。
岂比杜陵贫病叟,
终日长镵随短蓑。
斩蛟刺虎老无力,
带牛佩犊吏所诃。
故将换砚岂无意,
恐君琱琢伤天和。
作诗反剑亦何谓,
知君欲以诗相磨。
报章苦恨无好语,
试向君砚求余波。
诗成剑往砚应笑,
那将屋漏供悬河。
白话文翻译:
赠送给你,君子,长剑在手,君子应该高歌。
每顿饭吃不到鱼,真让人感叹无奈。
某天终于见到你,暴公子,
你手中的櫑具想与我的帽子争高。
哪里能比杜陵的贫病老者,
整天只带着短蓑去挖掘。
斩蛟刺虎我已无力,
佩带牛犊的官吏对我讥讽。
所以换砚并非毫无用意,
只怕你琱琢的时候伤害了和谐。
作诗和反剑又有什么意义,
我知道你想用诗来磨砺我。
报章上苦恨没有好词,
不如向你的砚台求得余波。
诗成剑回去时你也会笑,
那屋漏的雨水又怎能供悬河呢?
注释:
- 铗:长剑,古时用于战斗的武器。
- 櫑具:指装饰品或武器。
- 杜陵:指杜甫所居住的地方,象征贫穷与病痛。
- 斩蛟刺虎:比喻做一些艰难的事情,表达无力感。
- 琱琢:指雕琢、打磨,通常用于形容美玉和诗文的修饰。
- 余波:比喻诗歌的影响力或余韵。
- 屋漏:指屋顶漏水,象征困境或不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的诗词以豪放、奔放著称,兼具文采与哲思,是宋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涉及苏轼与友人之间的交流与情感。他用诗歌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生活的不满,呈现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示了苏轼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开头以“赠君长铗君当歌”引入,展示了对友人的期望和祝福,接着用“每食无鱼叹委蛇”表达了生活的无奈与苦楚,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苏轼在诗中提到“岂比杜陵贫病叟”,用杜甫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对于贫病的理解,显示了他对历史和文学的深厚认识。最后几句则转向对诗歌与剑的比较,表达了对创作的思考与自我磨砺的渴望,体现了苏轼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生活的反思。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展现了苏轼博大的胸怀和深邃的思想,读来令人感慨不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赠君长铗君当歌:赠送给你,手握长剑的君子,应该要高歌。
- 每食无鱼叹委蛇:每顿饭都没有鱼吃,真让人感叹无奈。
- 一朝得见暴公子:某天我终于见到你,暴公子。
- 櫑具欲与冠争峨:你手中的装饰品想要与我的帽子争高。
- 岂比杜陵贫病叟:哪里能和杜陵的贫病老者相比?
- 终日长镵随短蓑:整天只带着短蓑去挖掘。
- 斩蛟刺虎老无力:斩蛟刺虎我已无力。
- 带牛佩犊吏所诃:佩带牛犊的官吏对我讥讽。
- 故将换砚岂无意:所以换砚并非毫无用意。
- 恐君琱琢伤天和:只怕你在琱琢的时候伤害了和谐。
- 作诗反剑亦何谓:作诗和反剑又有什么意义。
- 知君欲以诗相磨:我知道你想用诗来磨砺我。
- 报章苦恨无好语:报章上苦恨没有好词。
- 试向君砚求余波:不如向你的砚台求得余波。
- 诗成剑往砚应笑:诗成剑回去时你也会笑。
- 那将屋漏供悬河:那屋漏的雨水又怎能供悬河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斩蛟刺虎”,比喻艰难的挑战。
- 对仗:如“带牛佩犊”和“终日长镵”,形成音韵上的和谐。
- 排比:使句子结构整齐,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祝福与生活的不满,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反思和对艺术追求的坚定信念,展现了诗人豁达和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剑:象征力量与挑战。
- 砚:象征文化、艺术。
- 鱼:象征生活的富裕与美好。
- 杜陵:象征贫困与病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杜陵”象征什么? A. 富裕
B. 贫困
C. 权力
D. 知识 -
“赠君长铗君当歌”中“长铗”指的是什么? A. 短剑
B. 长剑
C. 短刀
D. 长矛 -
诗中“斩蛟刺虎”是什么意思? A. 挑战艰难的任务
B. 追逐财富
C. 享受生活
D. 追求名利
答案:1-B,2-B,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苏轼和杜甫在表达生活困境时,苏轼更显豁达,杜甫则更为沉重。两者都用诗歌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但风格迥异。
- 例如,杜甫在《春望》中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而苏轼则在这首诗中展现了对艺术和友谊的追求。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