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刁景纯藏春坞》

时间: 2025-01-04 06:53:32

自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

年抛造物陶甄外,春在先生杖屦中。

杨柳长齐低户暗,樱桃烂熟滴阶红。

何时却与徐元直,共访襄阳庞德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首归来种万松,
待看千尺舞霜风。
年抛造物陶甄外,
春在先生杖屦中。
杨柳长齐低户暗,
樱桃烂熟滴阶红。
何时却与徐元直,
共访襄阳庞德公。

白话文翻译:

我刚回到家,就开始种下成千上万的松树,
期待着能看到它们在霜风中翩翩起舞。
这一年我抛弃了陶器和造物的世俗,
而春天却在您的拐杖和鞋子里悄悄驻足。
杨柳长得齐低,遮暗了门窗,
樱桃成熟了,滴落在台阶上,红艳艳的。
不知何时能与徐元直一起,
共游襄阳,拜访庞德公。

注释:

  • 自首:指自己回到家中。
  • 舞霜风:形容松树在风中摇曳的姿态。
  • 陶甄:陶器的制作者,象征世俗的工艺。
  • 杖屦:拐杖和鞋子,象征着老人的生活和春天的到来。
  • 杨柳:指杨树和柳树,常用以象征春天的景象。
  • 徐元直:指徐熙,苏轼的朋友。
  • 庞德公:历史人物,指庞涓,象征着高雅的文人交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兼具豪放与婉约的风格,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寄题刁景纯藏春坞》写于苏轼晚年,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春天是生命的象征,诗中通过春天的意象,展现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开篇的“自首归来种万松”表明苏轼刚回到家中,便开始参与种植,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接下来的“待看千尺舞霜风”则描绘了松树在风中摇曳的生动场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活力。

“年抛造物陶甄外,春在先生杖屦中”一句,反映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超脱,强调精神生活的重要性。春天在友人的拐杖和鞋子中,意味着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春天的气息也无处不在。

后半部分描写了“杨柳长齐低户暗”和“樱桃烂熟滴阶红”,生动地展示了春天的繁荣与生机。最后一联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何时却与徐元直,共访襄阳庞德公”,显示出苏轼对友谊的向往与珍惜。

整首诗用词精炼,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呈现出一种恬淡而深远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自首归来种万松:表达了回到家后,立即开始种树的积极态度。
  2. 待看千尺舞霜风:期待着松树在风中摇曳的美丽景象。
  3. 年抛造物陶甄外:抛弃世俗的工艺,表明追求精神生活。
  4. 春在先生杖屦中:春天的气息伴随着友人的生活,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5. 杨柳长齐低户暗:描绘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暗示生活的美好。
  6. 樱桃烂熟滴阶红:樱桃的成熟象征着生活的丰盈与快乐。
  7. 何时却与徐元直: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渴望。
  8. 共访襄阳庞德公:渴望与友人一同游览名胜,体现文人的交往情谊。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在先生杖屦中”,将春天比作一种生机,融入友人的生活。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形成对称美。
  • 拟人:如“舞霜风”,赋予松树以生命与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对友谊的思念,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传达出一种恬淡而深远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树:象征坚韧与长寿,代表着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春天:生命与希望的象征,寓意着新生与友谊的温暖。
  • 杨柳:象征柔美与轻盈,传达出春天的生机。
  • 樱桃:象征丰收与幸福,反映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徐元直”是谁?

    • A. 苏轼的朋友
    • B. 苏轼的敌人
    • C. 历史人物
  2. 诗中“舞霜风”描绘的是哪种景象?

    • A. 雪天
    • B. 春天
    • C. 秋天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热爱
    • B. 对战争的思考
    • C. 对富贵生活的追求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苏轼 vs. 杜甫:苏轼的诗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和谐,杜甫则多关注社会现实与人道关怀。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互为补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