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陈云伯大令秋雪渔庄图》

时间: 2025-01-17 10:36:47

西溪西去,荡溪光如雪。

道是梅花未堪折。

有不成、村落三两渔家,刚占却,一片冷云秋窟。

掉头吾去矣,料理烟蓑,载取樵青好浮宅。

生怕白鸥知、屑屑秋声,偏摇破、水天空碧。

问同是、渔郎棹舟回,比晋代、桃花阿谁幽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洞仙歌 陈云伯大令秋雪渔庄图
席佩兰 〔清代〕

西溪西去,荡溪光如雪。
道是梅花未堪折。
有不成村落三两渔家,
刚占却,一片冷云秋窟。
掉头吾去矣,料理烟蓑,
载取樵青好浮宅。
生怕白鸥知屑屑秋声,
偏摇破水天空碧。
问同是渔郎棹舟回,
比晋代桃花阿谁幽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西溪的美景,溪水荡漾,宛如白雪般晶莹夺目。诗人感叹梅花尚未开放,不堪折采。溪边只有三两户渔家,刚刚安顿下来,周围笼罩着一片冷清的秋云。诗人决定掉头而去,整理好渔具,准备回归那青翠的居所。生怕白鸥听见那细微的秋声,正巧打破了水面映出的天空的碧蓝。诗人问同样是渔翁,划着小舟归来,谁能比得上晋代那桃花源的幽静?

注释

  • 西溪:指的是西溪河,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著名的风景区。
  • 荡溪光如雪:形容溪水波光粼粼,像雪一样洁白。
  • 梅花未堪折:梅花尚未开花,无法采摘。
  • 不成村落:形容村庄不成规模,只有三两户人家。
  • 冷云秋窟:指秋天的阴云笼罩着村庄,显得冷清。
  • 烟蓑:指渔夫的斗篷和渔网。
  • 白鸥:指的是白色的海鸥,象征着秋天的孤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席佩兰,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语言精练,情感真挚,尤其擅长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描绘的秋天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在秋季渔庄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孤独的思考。

诗歌鉴赏

《洞仙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清冷的秋日渔庄景象。诗的开头以“西溪西去”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中。溪水的波光如雪,暗示了秋天的清冷与纯净。接着,诗人感叹梅花尚未开放,隐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在描写渔家生活时,诗人用“有不成村落三两渔家”展现了渔村的孤独与冷清,营造出淡淡的哀愁。在这里,诗人似乎在思考自己的人生,选择了回归自然,整理渔具,体现了对自在生活的向往。诗的后半部分,“白鸥知屑屑秋声”则引出了对孤独的担忧,渔夫与白鸥的关系暗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微妙联系。

最后,诗人以“比晋代桃花阿谁幽绝”作结,既是对古代桃花源的向往,也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的感慨。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也让人深思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溪西去,荡溪光如雪:引入宁静的自然环境,描绘溪水的美丽。
  2. 道是梅花未堪折: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3. 有不成村落三两渔家:渔村的孤独和冷清。
  4. 刚占却,一片冷云秋窟: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5. 掉头吾去矣,料理烟蓑: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6. 载取樵青好浮宅:渔夫的生活状态,和谐自在。
  7. 生怕白鸥知屑屑秋声:对孤独的担忧。
  8. 偏摇破水天空碧:自然的美与孤独的对比。
  9. 问同是渔郎棹舟回:自问自省,反思人生。
  10. 比晋代桃花阿谁幽绝:对古代桃花源的向往,表达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荡溪光如雪”,将溪水比作雪,增强了视觉效果。
  • 拟人:如“生怕白鸥知屑屑秋声”,赋予白鸥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和意象上有对称,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渔庄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反思,透过孤独的渔夫形象,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

意象分析

  • 西溪:象征着宁静与自然的纯粹。
  • 梅花:象征着美好与时光的流逝。
  • 渔家:象征着简单与恬淡的生活方式。
  • 白鸥:象征着孤独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溪”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溪
    B. 西溪
    C. 东溪
    D. 南溪

  2. 诗人担心“白鸥知屑屑秋声”是出于什么原因?
    A. 害怕打扰白鸥
    B. 担心孤独
    C. 想要捕捉白鸥
    D. 喜欢白鸥的歌声

  3. 诗中提到的“桃花源”是指什么?
    A. 一种花
    B. 一个理想中的生活环境
    C. 一个渔村
    D. 一座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源记》(陶渊明):描绘理想生活的作品,与本诗有相似的主题。
  • 《江雪》(柳宗元):同样反映了孤独和自然的关系。

诗词对比

  • 《洞仙歌》与《江雪》:两首诗都描绘了冬秋交替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孤独的情感,但《洞仙歌》更侧重于对生活的向往,而《江雪》则更显孤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席佩兰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诗歌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