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翁卷山居二首》

时间: 2025-01-06 16:42:04

十年前有约,今却在城居。

羡尔能携子,深山自结庐。

引泉移岸石,栽药就园蔬。

见说高林外,樵人听诵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翁卷山居二首
作者: 徐照 (宋代)

十年前有约,今却在城居。
羡尔能携子,深山自结庐。
引泉移岸石,栽药就园蔬。
见说高林外,樵人听诵书。

白话文翻译:

十年前我们曾经约定,如今我却身处城市。
羡慕你能够带着孩子,在深山中自建茅屋。
引水泉水,移来岸边的石头,种植药草和园中的蔬菜。
听说在高林之外,有樵夫在静静地诵读书籍。

注释:

  • 十年前有约:指过去与友人有约定,可能是想要一起隐居或游玩。
  • 城居:居住在城市,表示诗人目前的生活状态。
  • 羡尔能携子:羡慕你能带着孩子,体现出对友人生活方式的向往。
  • 深山自结庐:在深山中自己建造茅屋,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 引泉移岸石:引来泉水,搬动岸边的石头,显示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栽药就园蔬:种植药草和蔬菜,象征自给自足的生活。
  • 樵人听诵书:樵夫在林外诵读书籍,暗示一种田园诗意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照,字德辉,号青山,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诗词繁荣的时代。他的诗作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生活的对比中,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悠然自得的羡慕。

诗歌鉴赏:

《题翁卷山居二首》表现了诗人对自然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城市生活的无奈。开头以“十年前有约”引入,立即唤起读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约定和现实的背离。接着,诗人对友人能够在深山中自建茅屋的生活表示羡慕,传达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中描绘的“引泉移岸石”与“栽药就园蔬”,表现了诗人理想中的田园生活,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和谐。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代表了诗人对现代生活的逃避与失望,反映了他对简单、自然生活的追求。

最后一句“见说高林外,樵人听诵书”,不仅描绘了隐士的生活情境,还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樵人一边工作一边诵读,体现了对知识的渴求与对生活的热爱,增强了诗歌的哲理性与意境。

整首诗在形式上紧凑,内容上充实,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理想,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年前有约: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与人之间的约定。
  2. 今却在城居:与约定的理想生活形成对比,显示出诗人的失落。
  3. 羡尔能携子:对友人悠然自得生活的羡慕。
  4. 深山自结庐:表达了隐居于山林生活的理想。
  5. 引泉移岸石: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自给自足的生活场景。
  6. 栽药就园蔬:进一步强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望。
  7. 见说高林外:引入樵人,带来一种生动的生活气息。
  8. 樵人听诵书:结尾回归自然,传达对知识与田园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城市与深山的对比,突显诗人的失落感与羡慕。
  • 意象:如“泉水”、“药草”、“樵人”等意象,传达田园生活的宁静和美好。
  • 象征:樵人和书籍象征着一种理想的人生追求。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泉水:象征纯净与生命力,体现了自然的馈赠。
  • 药草:代表养生与自然的和谐,反映出诗人的自给自足。
  • 樵人:象征着劳动与知识的结合,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理想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什么生活方式表示羡慕?

    • A. 城市生活
    • B. 深山隐居生活
    • C. 游山玩水
  2. 诗中提到的“樵人”是在做什么?

    • A. 砍柴
    • B. 种田
    • C. 读书
  3.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城市生活的赞美
    • B. 对自然隐居生活的向往
    • C. 对友人的嫉妒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与《题翁卷山居二首》均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描绘自然景色,而徐照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桃花源记》同样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更侧重于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徐照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