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断涧横幽石,苍苔古木阴。
欹危接山腹,迢递过云心。
峭壁峙千仞,飞流下万寻。
秦人若驱策,蓬岛路非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险峻的山水景象:在深涧中横亘着幽静的巨石,青苔铺满了古老的树荫。峭壁倾斜着连接着山的内部,远远延伸到云层之上。险峭的山壁耸立千仞,飞流的河水从高处奔腾而下,深渊的水流看似万寻。如果秦国的人能够驾马而行,去蓬莱仙岛的路途就不会太远了。
注释:
- 断涧:指的是深切的山涧。
- 幽石:幽静的岩石。
- 苍苔:青色的苔藓,常生长在湿润阴凉的地方。
- 古木阴:古老树木的阴影,暗示岁月的沧桑。
- 欹危:倾斜而危险的样子。
- 山腹:山的内部或中部。
- 迢递:形容道路遥远、曲折。
- 云心:云层之上的心境,象征高远的境界。
- 峭壁:陡峭的山壁。
- 千仞:形容山的高度,一仞约为七尺。
- 飞流:急速流动的水流。
- 万寻:极深的水流,寻为深度单位。
- 秦人:指古代的秦国人,常常用以代表古代的英雄或勇士。
- 蓬岛: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理想和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竦,字仲明,号缙云,宋代诗人,曾任职于地方官员,以其诗歌而闻名。其作品多描写山水景色,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的背景大约是在诗人游历某地时,遭遇险峻的自然景观,激发了他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与思考。诗中对山水的描写,反映了他对自然的崇敬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诗歌鉴赏:
《石梁》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反映人生哲理的诗。诗中通过对险峻山水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和人类的渺小。首联“断涧横幽石,苍苔古木阴”描绘了深涧中的幽静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欹危接山腹,迢递过云心”则通过动态的描写,传达出山的险峻和道路的遥远。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描绘了千仞的峭壁和万寻的飞流,展现了自然的雄伟与力量。这一段不仅仅是对景色的描写,更深层地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思考与人类渺小的感慨。而最后两句“秦人若驱策,蓬岛路非深”则将视野引向理想的追求,暗示人们如果能勇敢地面对挑战,理想并不遥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构建出一种高远、壮阔的意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人在描绘景色之余,流露出一种人生哲学,鼓励人们要勇于追求理想,克服人生的艰难险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断涧横幽石:描写景物,断涧中的石头横亘,营造一种幽静的环境。
- 苍苔古木阴:青苔覆盖的古木,暗示岁月的流逝,增添了诗意的深度。
- 欹危接山腹:倾斜的岩石与山的内部相连,描绘出险峻的地形。
- 迢递过云心:路途遥远,象征追求的艰辛。
- 峭壁峙千仞:强调山的高耸,表现自然的宏伟。
- 飞流下万寻:水流从高处奔涌而下,展现了自然的力量。
- 秦人若驱策:提到古秦国的勇士,暗示人类的勇气。
- 蓬岛路非深:理想的追求并不遥远,表达人生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云心”比喻理想的境界,增加诗的抽象性。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如“千仞”和“万寻”,强调了自然的雄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壮丽山水的赞美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人在描绘自然的同时,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激励人们勇敢面对挑战,追寻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水:象征自然的雄伟与力量。
- 苍苔:象征岁月与沧桑。
- 古木:象征历史与传承。
- 飞流:象征生命的奔腾与不息。
- 蓬岛:象征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苍苔”指的是什么?
- A. 青苔
- B. 干草
- C. 枯叶
-
“秦人若驱策”中“驱策”的意思是?
- A. 驾车
- B. 驾马
- C. 驾船
-
该诗歌表达的主题是?
- A. 对自然的描写
- B. 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 C. 对历史的追溯
答案:
- A. 青苔
- B. 驾马
- B. 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 《山中杂诗》 王维
诗词对比:
- 《早发白帝城》:同样描写自然景色,但更突出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幻。
- 《山中杂诗》:同样以山水为题材,更加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