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令六首 其四》
时间: 2025-01-07 22:14: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花底识罗敷。雕拢映碧梧。细腰身应怯将雏。锦字银笺都不寄,多半是少双鱼。往事总模糊。钗盟半已虚。最难忘一点香酥。今夜夜凉知有梦,还梦到碧纱无。
白话文翻译:
在花下我认出罗敷的身影,雕刻的装饰映衬着青翠的梧桐。她那纤细的腰身,想必是因为羞怯而显得更加娇弱。那些用锦绣和银色纸张写下的情书,都没有寄出,往日的情意多半已成空。往事都已模糊,钗头盟约也已大半虚幻。最难忘的,还是那一缕香酥。如今夜晚清凉,不知梦中是否仍能见到那碧纱裙影。
注释:
- 罗敷:古代美女,常用来象征美丽的女子。
- 雕拢:指精致的装饰,通常形容衣物或饰品。
- 细腰身:形容女子的纤细腰身,带有柔弱的美感。
- 锦字银笺:指用华美的锦绣和银色纸张书写的信件。
- 双鱼:常用来象征美满的爱情或婚姻。
- 钗盟:古代女子以钗为信物,与恋人结下的誓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承谦(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善于词曲,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常描绘爱情、生活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南楼令六首》是史承谦在某个特定时期创作的一组词,表达了作者对往昔恋情的追忆与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爱情的脆弱与怀念,开篇即以“花底识罗敷”引入,展现了对美丽女子的深切怀念,仿佛置身于那花影摇曳的场景中,感受到爱情的温暖与甜美。接着“雕拢映碧梧”,通过对装饰与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优雅而略显凄凉的氛围。随后,词人以“细腰身应怯将雏”展现了对女子的怜惜,表达了对她的关心与爱怜。
“锦字银笺都不寄,多半是少双鱼”则揭示了往日情感的消逝,情书未寄出,表达了彼此之间的隔阂和无奈。接下来的“往事总模糊”更是将这种无奈推向高潮,钗盟的虚幻与往日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感受到时间带来的无情。
最后一句“今夜夜凉知有梦,还梦到碧纱无”,则是对过去美好回忆的再现,夜晚的凉意中,梦中依然能见到那曾经的美好,充满了对爱情的留恋与惆怅。整首词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深刻地反映了爱情的脆弱和难以忘怀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花底识罗敷”:在花下认出罗敷,隐含了对美好爱情的追忆。
- “雕拢映碧梧”:精美的装饰与青翠的梧桐相映成趣,暗示了美丽与高雅的结合。
- “细腰身应怯将雏”:细腰身体现柔弱之美,暗示女子的羞怯。
- “锦字银笺都不寄”:未寄出的情书象征着未能实现的爱情。
- “往事总模糊”:时间的流逝让过往的美好逐渐淡去。
- “钗盟半已虚”:爱的誓言已变得虚幻,反映情感的脆弱。
- “最难忘一点香酥”:对一缕香气的怀念,象征着对往昔美好的眷恋。
- “今夜夜凉知有梦”:在清凉的夜晚期待梦中重温旧梦。
- “还梦到碧纱无”:梦中仍能见到美好的碧纱裙影,表示对美好回忆的无限留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爱情比作“香酥”,形象地表达了情感的甜美。
- 对仗:如“锦字银笺”与“钗盟半已虚”,增强了诗词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花底”、“碧梧”、“香酥”等意象,营造出浪漫而凄美的情绪。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述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与无奈,反映了人们在爱情中面临的脆弱与哀伤,寄托了对美好过去的深切追忆。
意象分析:
- 花:象征美丽与爱情的短暂。
- 罗敷:代表理想化的女性形象,寄托了作者对爱情的憧憬。
- 碧梧:象征高洁与孤独,映衬了词中情感的深邃。
- 香酥:暗示曾经的甜美回忆,体现对往昔的留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罗敷”象征什么?
- A. 美丽的女子
- B. 生活的烦恼
- C. 友情的坚定
-
“锦字银笺都不寄”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期待未来
- B. 失落与遗憾
- C. 对朋友的思念
-
诗中提到的“碧纱”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食物
- B. 一种美丽的衣物
- C. 一种植物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
诗词对比: 可以将史承谦的这首词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二者均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追忆,但史承谦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清照则更加注重情感的激荡和内心的挣扎。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相关的古典文学研究论文与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