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五杂俎,汉旌旆。
往复来,宾鸿字。
不得已,餐毡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提到的“五杂俎”传达了古代宴席上的繁杂与丰盛,汉代的旌旗飘扬在眼前。宾客们往来如织,仿佛是鸿雁传书,但我在这种繁忙中不得不使用餐具,饱含无奈之情。
注释:
- 五杂俎:源于古代宴席上的一种盛器,通常用来盛放各种食物,象征着宴席的丰盛和繁杂。
- 汉旌旆:指汉朝的旗帜,象征着古代的荣耀和威武。
- 往复来:形容宾客频繁地出入,场面热闹。
- 宾鸿字:可能暗指鸿雁传书,形容来往的宾客就像鸿雁一样,传递着信息。
- 不得已:无奈之下,不得不。
- 餐毡使:指使用餐具,表达一种不得已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孟韶,号石湖,苏州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颇具田园气息,反映了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崇敬。
创作背景:
《再赋五杂》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写宴席场景,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际交往的复杂性,表达了对繁华生活的感慨与无奈。
诗歌鉴赏:
《再赋五杂》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古代宴席的繁华与热闹。诗中提到的“汉旌旆”不仅仅是物象的描绘,更是对历史的回望,表现了对古代辉煌的追忆。诗人用“往复来”描绘出宾客们络绎不绝的场景,给人一种热闹非凡的感觉,仿佛可以听到他们的欢声笑语。然而,随着宴会的繁忙,“不得已,餐毡使”则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疲惫。在这种喧闹中,诗人感受到的是一种孤独与无助,虽然身处热闹的氛围中,却依然难以逃脱内心的孤寂。这种反差让整首诗更具深意,也引发读者对社交场合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五杂俎:描绘了一场丰盛的宴席,暗示了宴会的繁复和多样。
- 汉旌旆:引入历史的象征,营造出一种庄重与辉煌的氛围。
- 往复来:生动描绘了宾客们的频繁出入,突显宴会的热闹。
- 宾鸿字:通过鸿雁传信的意象,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联系。
- 不得已,餐毡使: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繁华宴席的无奈与疲惫。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宾鸿字”将宾客比作鸿雁,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汉旌旆象征着历史与荣耀,增强了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宴席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繁华生活的感慨和对社交生活的无奈,同时也反映出古代社会人际关系的复杂性,给人以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五杂俎:象征宴席的丰盛与繁杂,反映社交生活的多样性。
- 汉旌旆:历史的象征,带来一种庄重感。
- 宾鸿字:象征交流与沟通,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五杂俎”最可能代表什么?
- A. 简陋的餐具
- B. 丰盛的宴席
- C. 书信往来
- D. 旅行的工具
-
“往复来”描述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客人出入频繁
- B. 安静的午后
- C. 荒凉的乡村
- D. 诗人的独处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范成大的《再赋五杂》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现了对宴席的描写,但范成大更侧重于对社交生活的无奈感,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豪放与洒脱。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赏析》
- 范成大相关研究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