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多雪苦寒,梅花遂晚,元夕犹未盛开》
时间: 2025-01-01 10:07: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去年多雪苦寒,梅花遂晚,元夕犹未盛开。
隔年寒力冻芳尘,勒住东风寂莫滨。只管苦吟三尺雪,那知迟把一枝春。
灯烘画阁香犹冷,汤暖铜瓶玉尚皴。花定有情堪索笑,自怜无术唤真真。
白话文翻译:
去年雪多且寒冷,梅花因此开得晚,直到元宵节时仍未盛开。
这一年寒冷的天气冻住了芳香的尘埃,东风被束缚在寂静的河滨。只顾在三尺深的雪中苦吟,哪里知道春天的花枝迟迟未能绽放。
灯光烘烤着画阁,香气仍然显得冷淡,暖汤在铜瓶中,玉器也依然显得干枯。花儿一定是有情可笑的,只可惜我这无能之人无法唤醒真正的春天。
注释:
- 苦吟:指在艰苦环境中吟诗,含有对环境的不满。
- 三尺雪:形容雪的深度,暗示严冬的严重。
- 东风:春天的象征,通常与温暖和生机联系在一起。
- 元夕:即元宵节,指农历正月十五,是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石湖,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风清新,善于表现自然景物和人情,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民生困苦的背景下,诗人感受到时局的寒冷与个人的孤独,通过梅花的迟开象征春天的希望与生机,但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这种希望被延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未开为引子,通过描绘寒冷的环境和诗人的孤独感,传达出一种对春天的渴望与无奈。诗的开头便以“去年多雪苦寒”引入,展现出严酷的冬季,这不仅是自然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接着,诗人通过“隔年寒力冻芳尘”表明了春节的到来却仍未见梅花开放,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在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灯光与香气的矛盾,灯光虽烘烤,却无法温暖内心,香气也显得冷淡,这种意象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孤独感。最后以“自怜无术唤真真”收尾,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自我无能的无奈。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更是对人生态度的深刻反思,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去年多雪苦寒:描述了过去一年寒冷多雪的天气,为后文铺垫了环境的艰苦。
- 梅花遂晚,元夕犹未盛开:梅花开得晚,强调了春天的迟到,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失落。
- 隔年寒力冻芳尘:寒冷的力量冻结了春天的气息,表现出环境的压抑。
- 勒住东风寂莫滨:东风被束缚在静寂的河边,象征着春天的无力到来。
- 只管苦吟三尺雪:诗人在雪中苦吟,表明他在困境中仍努力创作。
- 那知迟把一枝春:对春天的期待与现实的反差,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灯烘画阁香犹冷:描绘了温暖与香气的矛盾,反映内心的孤独。
- 汤暖铜瓶玉尚皴:即便温暖的汤,也无法改变周围的冷淡,进一步强调孤独感。
- 花定有情堪索笑:花虽有情,却难以与人分享,增加了无奈感。
- 自怜无术唤真真:诗人自怜,表达了对生活的无能为力和内心的苦闷。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的迟开比作春天的到来,象征希望与生活的美好。
- 拟人:将梅花赋予情感,使其成为思考与感情的寄托。
- 对仗:如“灯烘画阁”与“汤暖铜瓶”,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迟开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无奈,引发读者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希望,虽经历严寒却依然不屈。
- 寒雪:代表困扰与压抑,暗示生活的艰辛。
- 东风: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温暖,是诗人内心渴望的体现。
- 灯光与香气:反映生活的温暖与冷淡之间的矛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梅花象征着什么?
- A. 冬天的寒冷
- B. 春天的希望
- C. 人生的无常
-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内心的孤独?
- A. 雪
- B. 灯光与香气
- C. 铜瓶
-
诗中提到的“元夕”指的是什么节日?
- A. 春节
- B. 元宵节
- C. 中秋节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范成大 vs. 陆游: 两位诗人都在作品中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但范成大的《去年多雪苦寒》更加注重自然与内心的关系,而陆游的作品则更多地体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范成大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