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尉别二首》
时间: 2025-01-19 19:47: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陈尉别二首
李吕 〔宋代〕
奕世雄题雁塔名,于今父子自师生。
词场鱼贯真无敌,庆事蝉联尽有声。
雅兴莫追吴市隐,横飞端继紫微明。
从来患盗惊邻里,且喜三年鼓不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几代人都在雁塔上留下了辉煌的名声,如今父子之间也成为了师生。
在词坛上,他们如鱼贯而出,实在是无与伦比,庆典的声音接连不断。
雅兴不必追逐隐居的吴市,正如横飞的星星继续承接着紫微的光明。
过去常常因盗贼的出现而惊扰邻里,现在庆幸的是,三年来鼓声不再响起。
注释:
- 奕世:形容世代相传,或是指几代人。
- 雁塔:指的是雁塔,因有许多名人留下诗文而有名。
- 词场:指的是诗词的界域或领域。
- 鱼贯:比喻有序地进入或出现,形容人才辈出。
- 庆事:指庆祝的事情。
- 紫微:指紫微星,象征帝王和尊贵。
- 患盗:指受盗贼侵扰。
- 鼓不鸣:指没有战乱或灾害的平安状态。
典故解析:
- 雁塔:历史上著名的唐代大雁塔,位于西安,象征文化传承与名人。
- 吴市:指的是古代的吴地,因其隐逸文化而闻名。
- 紫微:古代天文学中,紫微星代表着帝王的象征,常用来指代高贵的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吕,宋代诗人,以诗词见长,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文景观。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及对人际关系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文化传承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送陈尉别二首》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送别诗,诗人在送别朋友之际,回顾了历史的辉煌和个人的成就。开头提到“奕世雄题雁塔名”,既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也反映了当代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诗中以“父子自师生”寄托了对教育的重视,强调了知识的延续。
接着“词场鱼贯真无敌”,生动地描绘了诗词界的繁荣,以及朋友在词坛的卓越成就,表现出对朋友的赞美和对文化的推崇。后面的“庆事蝉联尽有声”则道出了庆典的喜悦,展现出一个和谐社会的美好图景。
最后的“从来患盗惊邻里,且喜三年鼓不鸣”则是一种对国家安宁的期盼,表达了对平安生活的珍惜,反映了诗人在送别之际对社会的深切关注。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送别之作,也是对文化、教育与社会安宁的深刻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奕世雄题雁塔名:几代人都在雁塔上留下辉煌的名字。
- 于今父子自师生:如今父子间也成为了老师与学生的关系。
- 词场鱼贯真无敌:在诗词的领域中,他们如鱼贯而出,真是无与伦比。
- 庆事蝉联尽有声:庆祝的事情接连不断,热闹非凡。
- 雅兴莫追吴市隐:高雅的情趣不必去追逐隐居的吴市。
- 横飞端继紫微明:如同横飞的星星,继续承接着紫微星的光辉。
- 从来患盗惊邻里:过去常常因盗贼而惊扰邻里。
- 且喜三年鼓不鸣:如今庆幸的是三年来没有战乱之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历史与文化传承比作“雁塔名”,强调其重要性。
- 对仗:如“父子自师生”、“庆事蝉联”,展示了均衡对称的美感。
- 排比:通过多个句子的并列,突出文化的繁荣与安宁的喜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文化传承、教育关系和社会安宁展开,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敬仰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情感基调既有怀念又充满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雁塔:象征着文化传承与历史名声。
- 紫微:代表着尊贵与光明,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盗贼:反映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代表着对和平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奕世雄题雁塔名,指的是( ) A. 文化传承
B. 战乱历史
C. 个人成就 -
词场鱼贯真无敌,意指( ) A. 诗词界的繁荣
B. 个人的孤独
C. 社会的不公 -
从来患盗惊邻里,表达了对( ) A. 文化的追求
B. 安宁生活的渴望
C. 教育的重视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对国家安宁的期望。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表现了友人送别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比较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者都涉及历史与文化,但李白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李吕则强调文化传承与教育关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收录了宋代各类诗人的诗作。
- 《古代诗词鉴赏》:对古代诗词的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