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荒城孤绝处,犹指玉钩亭。
凉月遍宜上,江南山更青。
白话文翻译:
这座荒凉的城池孤独而绝望,依然能遥指那座玉钩亭。清凉的月光洒满大地,江南的山更显得青翠欲滴。
注释:
字词注释:
- 荒城:荒凉的城池,指无人居住或被遗弃的城市。
- 孤绝:孤独而绝望,形容环境的凄凉。
- 玉钩亭:亭子名,形容其精致如玉的钩状建筑。
- 凉月:清凉的月光。
- 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以美丽的自然风光著称。
- 更青:更加青翠,形容山色愈加鲜明。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玉钩亭”可能是指某个著名的亭子,象征着文人雅士的聚集地,代表着理想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约1055年-1110年),字公度,号山人,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感,具有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想。晁补之的诗风清新婉约,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人们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诗中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在荒凉环境中依然保持希望和追求的情感。
诗歌鉴赏:
晁补之的《祷雨宿九曲池上三首》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首句“荒城孤绝处”便揭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孤寂与荒凉,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孤独感。接着“犹指玉钩亭”通过“指”字,表现出尽管环境恶劣,诗人心中依然怀有向往与希望,玉钩亭成为了理想与美好的象征。
“凉月遍宜上”一句,展现了月光洒落的清幽之美,给人以宁静的感受。这里的“凉月”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景象,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清澈与冷静。最后一句“江南山更青”则强调了自然的生机与美丽,江南的山在月光下显得更加青翠,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显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希望交织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荒凉环境的感叹,又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荒城孤绝处:描绘了一个荒凉孤独的城市景象,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
- 犹指玉钩亭:尽管身处荒凉,诗人仍然向往美好的景致,象征着理想的存在。
- 凉月遍宜上:凉爽的月光洒满大地,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
- 江南山更青:强调了江南的美丽与生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荒城与玉钩亭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孤独与向往。
- 象征:玉钩亭象征着理想与追求,凉月则象征着宁静与冷静。
- 意象:月光与山色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在荒凉的环境中,诗人依然怀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传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荒城:象征孤独与绝望的环境。
- 玉钩亭:象征美好的理想与追求。
- 凉月:象征宁静与清冷的心境。
- 江南山:象征生机与美好自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荒城”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热闹
B. 孤独
C. 幸福 -
“凉月遍宜上”中“宜”的意思是?
A. 不适合
B. 合适
C. 不可 -
诗中“江南山更青”体现了哪种情感?
A. 悲伤
B. 希望
C. 恐惧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思考。
- 李白的《月下独酌》:展现了对月亮的热爱与孤独感的交织。
诗词对比:
- 比较晁补之的《祷雨宿九曲池上三首》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均表现了对月亮的描写,但晁补之更侧重于自然环境与理想的追求,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