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园即事五首》
时间: 2025-01-19 12:26: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拂拭桃笙设葛幮,床头老易卷还舒。
惯听小子嘲师语,懒作痴人骂鬼书。
无复出神游帝所,有时信脚到华胥。
独怜短梦匆匆觉,不晓希夷睡月馀。
白话文翻译:
轻轻拂拭桃木笙,搭上葛藤的凉棚,
床头的卷帘既已老旧,时而卷起又时而放下。
习惯听到小孩嘲笑师父的话,
懒得去做痴人骂鬼的无谓书信。
不再神游到帝王的宫殿,
偶尔相信脚步能到达华胥的境地。
独自怜惜短暂的梦,匆匆醒来,
不明白那种希冀的状态,已在梦中沉睡了月余。
注释:
- 桃笙:一种古代乐器,桃木制成的笙。
- 葛幮:用葛藤编织的凉棚,常用作遮阳或避雨。
- 小子:指年轻人或小孩。
- 痴人骂鬼:比喻无谓的争论,或无聊的事情。
- 华胥:古代传说中的一个神仙境界,象征美好而虚幻的世界。
- 希夷:意指渴望、追求的状态,与梦境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宗宪,号天池,晚号白石山人,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精于诗文,尤其擅长词。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个人情感、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语言简练而意境幽远。刘克庄的诗风以清新自然、含蓄深邃著称。
创作背景:
《小园即事五首》是刘克庄在南宋时期创作的一组诗作,反映了他在特定环境下的情感与思考。诗中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孤独,表现了对世俗的超脱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独特感受。开头的“拂拭桃笙设葛幮”描绘了一幅安静的生活场景,桃笙与葛幮的搭配不仅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对音乐与自然的喜爱。接着“床头老易卷还舒”则表现出生活的平淡与随意,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惯听小子嘲师语,懒作痴人骂鬼书”这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对外界浮华的漠视,习以为常的小孩嘲笑让他不愿再参与无谓的争辩。接下来的“无复出神游帝所”与“有时信脚到华胥”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游离与渴望,虽然不再追求高远的理想,但偶尔仍会向往那美好的境地。
最后两句“独怜短梦匆匆觉,不晓希夷睡月馀”则表达了对短暂梦境的惋惜与对理想追求的无奈。整首诗在轻松的语调中蕴含着深邃的思考,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对理想的追求与失落,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拂拭桃笙设葛幮:轻轻地擦拭桃木制的笙,搭建起葛藤的凉棚,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 床头老易卷还舒:床头的卷帘已经老旧,时而卷起时而放下,体现了生活的平淡与随意。
- 惯听小子嘲师语:习惯听到小孩嘲笑老师的话,展现了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漠视。
- 懒作痴人骂鬼书:懒得去写那些无谓的争论,表达出诗人的淡泊名利之态。
- 无复出神游帝所:不再幻想自己能神游到帝王的地方,体现了对现实的接受。
- 有时信脚到华胥:偶尔仍会相信脚步能达到华胥的境地,寄托了对理想的向往。
- 独怜短梦匆匆觉:独自怜惜短暂的梦境,情感深邃。
- 不晓希夷睡月馀:不明白那种渴望的状态,已在梦中沉睡了很久,反映了对理想和现实的失落感。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桃笙”和“葛幮”比喻生活的美好与闲适。
- 对仗:如“卷还舒”,形成音韵的和谐。
- 排比:句式的重复使得情感更为浓烈。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世界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与无奈。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通过细腻的描写得以展现,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笙:象征艺术与美的追求。
- 葛幮:代表自然与宁静的生活环境。
- 短梦:象征短暂的理想与幻想。
- 华胥:象征理想的境界与美好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桃笙”是指什么? A. 一种音乐器
B. 一种乐器
C. 一种花
D. 一种食物 -
“独怜短梦匆匆觉”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理想的实现
B. 梦境的惋惜
C. 生活的烦恼
D. 自然的美好 -
诗中“华胥”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境界
C. 诗人的家乡
D. 神秘的地方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探讨孤独与理想的诗作。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隐居生活的诗篇。
诗词对比:
- 对比刘克庄的《小园即事五首》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表现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刘克庄更强调内心的矛盾与无奈,而王维则更多呈现出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大辞典》
- 《刘克庄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