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欧阳永叔秋怀拟孟郊体见寄二首》
时间: 2025-01-06 05:08: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我居西北地,秋无东南风。
木脱不塞望,高台空九重。
音尘安可得,鸿鴈鸣霜中。
日看紫苔生,乃见三经穷。
一闻离骚篇,写尽楚客胸。
胸怀如宝匣,夜夜吼生铜。
白话文翻译
我生活在西北的地方,秋天没有东南的风。
树木已经脱落,无法眺望远方,高台空旷,直入九重天。
音信怎能得到?只有鸿雁在霜天中鸣叫。
每天看见紫苔滋生,才意识到三经的穷尽。
一读《离骚》篇,便写尽了楚国人的情怀。
我的胸怀如同宝匣,夜夜发出吼声,像生铜般铿锵有力。
注释
字词注释
- 音尘:音信、消息。
- 鸿鴈:指鸿雁,古人常以鸿雁寄情。
- 紫苔:紫色的苔藓,象征着秋季的萧瑟。
- 三经:指《周易》、《尚书》、《诗经》,古代经典。
- 离骚:屈原的著名诗篇,表达离愁别绪。
- 宝匣:比喻心中珍藏的情感与思想。
典故解析
《离骚》是屈原的作品,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失落感。诗中提到的“楚客”指的是屈原所代表的楚国诗人,体现了对故国的思念与忧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香亭,南宋初期诗人,擅长五言绝句与律诗,风格清新。梅氏在诗歌中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季,诗人身处西北,感受到秋天的肃杀与孤寂。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这首《依韵和欧阳永叔秋怀拟孟郊体见寄二首》充分展现了他对秋天的深刻感悟与情感表达。开篇以“我居西北地,秋无东南风”引入,诗人通过地理位置的描述,暗示了自己身处的孤独与萧瑟。接下来的“木脱不塞望,高台空九重”则通过对秋景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空旷无依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心灵的孤寂。
“音尘安可得,鸿鴈鸣霜中”一句,鸿雁的鸣叫象征着音信的难以获得,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忧伤。随后的“日看紫苔生,乃见三经穷”则是诗人对文化与思想的反思,紫苔的滋生似乎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而三经的穷尽则表明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的尾声“一闻离骚篇,写尽楚客胸”传达了诗人对屈原情怀的共鸣,最后一句“胸怀如宝匣,夜夜吼生铜”则是对内心情感的强烈宣泄,展现出他丰富的内心世界与对理想的追求。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理想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居西北地:表明诗人的居住环境,暗示孤独。
- 秋无东南风:没有东南风的吹拂,渲染了秋季的沉闷。
- 木脱不塞望:树木的凋零让人无法远眺,象征失去希望。
- 高台空九重:高台依旧空旷,显得无比渺小。
- 音尘安可得:音信难以获得,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 鸿鴈鸣霜中:鸿雁在寒霜中鸣叫,象征着孤独与思乡。
- 日看紫苔生:每天见到紫苔,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 乃见三经穷:对古典文化的反思,显示出对文化的敬仰。
- 一闻离骚篇:提到《离骚》,表达对屈原情感的共鸣。
- 写尽楚客胸:写尽了楚国人的情怀,传达共鸣。
- 胸怀如宝匣:内心的情感如同珍藏的宝物。
- 夜夜吼生铜:夜夜发出铿锵的声音,象征着强烈的情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日看紫苔生,乃见三经穷”,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胸怀比作宝匣,传达深厚的情感。
- 意象:鸿雁、紫苔等意象,富有象征意义,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悟,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反思。它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一种孤独而又深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北:象征孤独、荒凉的环境。
- 秋:代表着凋零、失落的季节。
- 鸿鴈:寄托思念与孤独的情感。
- 紫苔: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离骚:代表着对理想与情感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居住的地方是?
- A. 东南
- B. 西北
- C. 南方
-
诗中提到的“离骚”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 A. 汉代
- B. 唐代
- C. 战国时期
-
“胸怀如宝匣”比喻的是?
- A. 诗人的财富
- B. 诗人的情感
- C. 诗人的知识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 杜甫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 《秋词》 - 刘禹锡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思乡情怀,但更侧重于家庭情感的牵挂。
- 刘禹锡《秋词》:描写秋天的景色与个人感受,具有更多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梅尧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