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梵才吉上人归天台》

时间: 2025-01-06 04:26:46

顷余游巩洛,值子入天台。

当时群卿士,共羡出氛埃。

荏苒逾一纪,却向人间来。

问子何为尔,言兴般若台。

虽将发愚闇,般若安在哉。

此教久已炽,增海非一杯。

我言亦爝火,岂使万木灰。

盖欲守中道,焉能力损裁。

子勿疑我言,遂以为嫌猜。

忽闻携锡杖,思向石桥回。

城霞与琪树,璨璨助诗才。

嘉辞遍入口,幸足息岩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梵才吉上人归天台
作者:梅尧臣

顷余游巩洛,值子入天台。
当时群卿士,共羡出氛埃。
荏苒逾一纪,却向人间来。
问子何为尔,言兴般若台。
虽将发愚闇,般若安在哉。
此教久已炽,增海非一杯。
我言亦爝火,岂使万木灰。
盖欲守中道,焉能力损裁。
子勿疑我言,遂以为嫌猜。
忽闻携锡杖,思向石桥回。
城霞与琪树,璨璨助诗才。
嘉辞遍入口,幸足息岩隈。


白话文翻译

前些日子我游历巩洛,正好遇上你去天台。当时众多的文士们,都羡慕你能超脱世俗。时光荏苒,已经过去了一年,你又回到了人间。问你为何要回来,你回答说是想兴办般若台。虽然我将要揭示你的愚昧与暗昧,但般若的智慧又在哪里呢?这个教义早已蔚然成风,能否加以增益,岂止是杯水车薪?我所言不过是微不足道的火光,怎能使万木化为灰烬?我想要守住中道,如何能让自己受损呢?你不要怀疑我的话,竟以为我有猜忌之心。忽然听到你提着锡杖,想要回到石桥。城市的霞光与琪树相辉映,璀璨夺目,助我诗才。我的美好辞句遍及四方,幸好能在山岩之隈得到片刻的安息。


注释

  • 顷余:前些日子。
  • 巩洛:指巩义和洛阳,地名。
  • :这里指代“梵才吉”。
  • 般若台:佛教中讲究的智慧之台,象征着智慧的追求。
  • 荏苒:光阴流逝,慢慢过去。
  • 锡杖:指佛教僧侣的法器,象征着宗教身份。

典故解析

  1. 般若:源于佛教,意为智慧,特别是关于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
  2. 天台:指天台山,是佛教名山之一,与般若教义有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白云,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梅尧臣与梵才吉相识之际,表达了对其归来后继续追求智慧的期待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人世纷扰的感慨。


诗歌鉴赏

《送梵才吉上人归天台》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梅尧臣通过与梵才吉的对话,探讨了智慧与人生的真谛。开篇描绘了诗人与梵才吉相遇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其超然脱俗的羡慕。诗中“般若安在哉”的反问,透露出对于智慧的深刻思考,似乎在质疑光有形式而无实际的教义。

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将个人的理解与佛教的教义相结合,表达了对中道的坚持。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城市的美景,象征着生活的多彩与繁华,带来一种和谐的美感与希望。整首诗在哲理与情感上相辅相成,让人不仅感受到诗人对梵才吉的祝福,也引发对人生与智慧的深入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顷余游巩洛:我前些日子游历了巩洛。
  2. 值子入天台:正好遇到你前往天台。
  3. 当时群卿士:当时许多文士。
  4. 共羡出氛埃:都羡慕你能超脱世俗。
  5. 荏苒逾一纪:时光流逝,已经过了一年。
  6. 却向人间来:你又回到了人间。
  7. 问子何为尔:我问你为何回来。
  8. 言兴般若台:你回答说是想兴办般若台。
  9. 虽将发愚闇:虽然我将要揭示你的愚昧。
  10. 般若安在哉:但智慧究竟在哪里呢?
  11. 此教久已炽:这个教义早已盛行。
  12. 增海非一杯:能否增益岂止是杯水车薪?
  13. 我言亦爝火:我所言不过是微不足道的火光。
  14. 岂使万木灰:怎能使万木化为灰烬?
  15. 盖欲守中道:我想要守住中道。
  16. 焉能力损裁:如何能让自己受损呢?
  17. 子勿疑我言:你不要怀疑我的话。
  18. 遂以为嫌猜:竟以为我有猜忌之心。
  19. 忽闻携锡杖:忽然听到你提着锡杖。
  20. 思向石桥回:想要回到石桥。
  21. 城霞与琪树:城市的霞光与琪树相辉映。
  22. 璨璨助诗才:璀璨夺目,助我诗才。
  23. 嘉辞遍入口:我的美好辞句遍及四方。
  24. 幸足息岩隈:幸好能在山岩之隈得到片刻的安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智慧比作光火,形象生动。
  • 反问:通过“般若安在哉”引发读者思考。
  • 对仗:如“城霞与琪树,璨璨助诗才”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佛教智慧的追求与对人世纷扰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与祝福,也体现了对中道思想的坚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天台:象征超脱与智慧的追求。
  2. 般若:象征深刻的智慧与理解。
  3. 锡杖:代表宗教身份与信仰。
  4. 城霞与琪树:象征生活的美好与繁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般若”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深刻的智慧
    • C. 一种动物
    • D. 一种水源
  2. 诗人对梵才吉的态度是?

    • A. 嫉妒
    • B. 羡慕与祝福
    • C. 悲伤
    • D. 漠不关心
  3. 诗中提到的“守中道”是指?

    • A. 追求极端
    • B. 坚持平衡与和谐
    • C. 放弃一切
    • D. 逃避现实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表达了对生命深刻的思考,但更倾向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静夜思》:同样具有哲理性,更多的是对乡愁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现代诗学研究
  • 《中国古诗词大观》- 古诗词研究资料

相关诗句

顷余游巩洛,值子入天台。下一句是什么

当时群卿士,共羡出氛埃。上一句是什么

当时群卿士,共羡出氛埃。下一句是什么

荏苒逾一纪,却向人间来。上一句是什么

荏苒逾一纪,却向人间来。下一句是什么

问子何为尔,言兴般若台。上一句是什么

问子何为尔,言兴般若台。下一句是什么

虽将发愚闇,般若安在哉。上一句是什么

虽将发愚闇,般若安在哉。下一句是什么

此教久已炽,增海非一杯。上一句是什么

此教久已炽,增海非一杯。下一句是什么

我言亦爝火,岂使万木灰。上一句是什么

我言亦爝火,岂使万木灰。下一句是什么

盖欲守中道,焉能力损裁。上一句是什么

盖欲守中道,焉能力损裁。下一句是什么

子勿疑我言,遂以为嫌猜。上一句是什么

子勿疑我言,遂以为嫌猜。下一句是什么

忽闻携锡杖,思向石桥回。上一句是什么

顷余游巩洛,下一句是什么

值子入天台。上一句是什么

值子入天台。下一句是什么

当时群卿士,上一句是什么

当时群卿士,下一句是什么

共羡出氛埃。上一句是什么

共羡出氛埃。下一句是什么

荏苒逾一纪,上一句是什么

荏苒逾一纪,下一句是什么

却向人间来。上一句是什么

却向人间来。下一句是什么

问子何为尔,上一句是什么

问子何为尔,下一句是什么

言兴般若台。上一句是什么

言兴般若台。下一句是什么

虽将发愚闇,上一句是什么

虽将发愚闇,下一句是什么

般若安在哉。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