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孙氏有吴国,四海未息戈。
猎以耀威武,平野万骑罗。
英雄魏与蜀,貔虎一何多。
世事异莫究,但见桑麻坡。
白话文翻译:
吴国由孙氏统治,四海之间战火未曾平息。
狩猎以展示威武,平原上万骑齐聚如罗网。
英雄如魏、蜀之士,勇猛如貔虎之众。
世事变化难以探究,只见那桑麻田坡。
注释:
字词注释:
- 孙氏:指孙权,吴国的建立者之一。
- 戈:古代的一种兵器,暗指战争。
- 猎:狩猎,古代的一种活动,象征着威武和勇猛。
- 平野:广阔的平原。
- 万骑:形容骑兵众多。
- 英雄:指有才华和能力的人。
- 魏与蜀:指三国时期的魏国和蜀汉。
- 貔虎:比喻勇猛的猛兽,形容英雄的勇武。
- 世事异莫究:世间的事情变化莫测,不易探究。
- 桑麻坡:指农田,象征和平安定的生活。
典故解析:
- 孙氏有吴国:源于三国演义时期,孙权建立的吴国。
- 英雄魏与蜀:三国历史中的魏、蜀两国英雄辈出,表示历史的英雄豪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圣俞,号松窗,宋代诗人,以诗风清新、意境幽远著称。梅尧臣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反映人情世态,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受三国历史的影响,诗人通过对吴国狩猎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英雄的豪情,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吴王猎场》展现了梅尧臣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开篇提及孙氏的吴国,立刻将读者带入历史的背景,表明吴国在当时的地位以及战事频繁的局势。诗中通过“猎以耀威武”来描绘吴国的强盛与勇武,狩猎不仅是对勇气的考验,更是权力的象征。接着提到“万骑罗”,描绘出壮观的场面,展现出战争的气息和英雄豪杰的风采。
然而,随着诗意的展开,梅尧臣却将视线转向世事的无常,感叹“世事异莫究”,历史的变迁让人无从把握,英雄虽多,却难以改变纷扰的现实。最后以“桑麻坡”收尾,表现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暗示着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下,人们依然渴望安宁与和谐。整首诗在豪情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引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孙氏有吴国:引出诗的背景,强调吴国的重要性。
- 四海未息戈:指出当时战乱不断,形势严峻。
- 猎以耀威武:狩猎活动象征着权威与力量的展示。
- 平野万骑罗:描绘出壮观的场面,暗示战争的规模。
- 英雄魏与蜀:提到历史上著名的英雄,强调英雄的多样性与勇敢。
- 貔虎一何多:用貔虎比喻英雄的勇猛,增强诗的气势。
- 世事异莫究: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感慨。
- 但见桑麻坡:以农田作为结尾,象征着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貔虎”比喻勇猛的英雄,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采用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排比的手法增强了诗句的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叙述与个人的情感交织,表现了对英雄的崇敬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对历史的无常与人事的变迁感到无奈,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吴国:象征着权力与历史。
- 狩猎:象征着勇气与力量的展示。
- 英雄:代表着理想与追求。
- 桑麻:象征着和平与安宁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孙氏”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曹操
- B. 孙权
- C. 刘备
- D. 诸葛亮
-
“万骑罗”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 A. 万人齐聚
- B. 战争的规模
- C. 狩猎的场面
- D. 农田的景象
-
诗中“世事异莫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历史的无奈
- B. 对未来的希望
- C. 对战争的期待
- D. 对英雄的崇拜
答案:
- B. 孙权
- C. 狩猎的场面
- A. 对历史的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梅尧臣《吴王猎场》 vs 杜甫《春望》:
- 梅尧臣的诗以历史的视角展现英雄与权力,而杜甫则通过描绘战乱中的感受,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