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晦日谒韩子华遂留邀江邻几同饮是夕值其》

时间: 2025-01-17 10:36:29

乘兴驱车偶一来,旋呼江老旧游陪。

惊风送雨寒初动,举酒浮蛆拨不开。

骐骥鞴时闻内宿,琵琶弹急怨虚催。

接篱带去令传样,自此逢欢未便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月晦日谒韩子华遂留邀江邻几同饮是夕值其
梅尧臣

乘兴驱车偶一来,
旋呼江老旧游陪。
惊风送雨寒初动,
举酒浮蛆拨不开。
骐骥鞴时闻内宿,
琵琶弹急怨虚催。
接篱带去令传样,
自此逢欢未便回。

白话文翻译:

在九月的最后一天,我兴致勃勃地驱车而来,
随即召唤江老一起回忆往昔的游玩。
惊涛骇浪中,寒风和细雨初起,
我举杯饮酒,却发现酒中有蛆,难以相劝。
听见骏马在内宅中嘶鸣,
琵琶声急促,似在催促着我的离去。
带着篱笆传来的消息,
从此之后,欢聚的时光再也难以回返。

注释:

  • 乘兴:兴致勃勃,心情愉悦。
  • 江老:指江邻,可能是诗人朋友的称呼。
  • 浮蛆:酒中漂浮的蛆,象征着不愉快的事情。
  • 骐骥:指骏马,这里暗示着内宅的喧嚣。
  • 琵琶:乐器,表示一种急促的音乐声。
  • 接篱带去:传递消息的意思。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江老”或许是指江南某位知名的老者,代表着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骐骥则常用来比喻优秀的人才或骏马,象征着迅速的变化或难以把握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香山,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对生活细致的观察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对晚唐五代诗人的风格有深刻的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九月的某个秋日,诗人在与朋友聚会时,尽管心情愉悦,却也感受到秋天的寒冷与孤独,反映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乘兴驱车”开篇,展现了诗人赴约的愉悦心情,然而随着诗句的发展,情绪逐渐转为沉郁。诗中“惊风送雨寒初动”,突显了秋天的萧瑟,传达出一种季节变换带来的寒意和孤寂。接下来的“举酒浮蛆拨不开”则极具画面感,酒中浮蛆的不快象征着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烦恼,令人倍感失望。

而“骐骥鞴时闻内宿”则通过骏马的嘶鸣,传达出一种内心的急迫与不安,似乎在暗示诗人对生活的种种牵挂。最后两句“接篱带去令传样,自此逢欢未便回”,不仅表达了对欢聚时光的珍惜,也蕴含着对未来孤独生活的无奈,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伤感。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观察,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乘兴驱车偶一来:表达诗人带着兴致驾车而来。
  2. 旋呼江老旧游陪:召唤老友江老,回忆往昔的游乐。
  3. 惊风送雨寒初动:描写秋季的寒风细雨,带来萧瑟之感。
  4. 举酒浮蛆拨不开:举杯时发现酒中浮蛆,象征生活烦恼。
  5. 骐骥鞴时闻内宿:听到骏马的嘶鸣,暗示内心的不安。
  6. 琵琶弹急怨虚催:琵琶声急促,似在催促离去的感觉。
  7. 接篱带去令传样:通过篱笆传递消息,暗示对外界的联系。
  8. 自此逢欢未便回:感慨欢聚时光难再,流露出孤独之感。

修辞手法:

  • 比喻:酒中浮蛆的比喻,象征生活的烦恼。
  • 拟人:将琵琶声拟人化,表达急促的情感。
  • 对仗:诗句中呈现出一定的对仗工整,提高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与饮酒的情景,反映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欢乐时光的珍惜,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风:象征着季节的变换和生命的无常。
  • :代表人际交往与欢乐,但也透出生活的苦涩。
  • 琵琶:音乐的象征,寄托情感与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提到的“江老”指的是谁?

    • A. 朋友 B. 家人 C. 不明 D. 诗人自己
  2. 诗中提到的“浮蛆”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美好 B. 生活的烦恼 C. 自然的景象 D. 友谊的珍贵
  3. 诗人的心情在诗中是如何变化的?

    • A. 从愉悦到悲伤 B. 从愉悦到兴奋 C. 从悲伤到愉悦 D. 从平静到激动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by杜甫
  • 《静夜思》 by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夜思》相比,梅尧臣的《九月晦日谒韩子华遂留邀江邻几同饮是夕值其》同样表达了对时光的感慨,但梅尧臣更多地关注于现实生活中的细节与感受,而李白则更倾向于抒发孤独与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尧臣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