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五首》

时间: 2025-01-14 03:41:26

手选千株高下种,似行庾岭泛湘江。

只销一朵南枝拆,尽受群花北面降。

自爱空山吹缟袂,绝羞华屋照银釭。

主林神禁人残毁,深夜应无斫树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再和五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手选千株高下种,似行庾岭泛湘江。
只销一朵南枝拆,尽受群花北面降。
自爱空山吹缟袂,绝羞华屋照银釭。
主林神禁人残毁,深夜应无斫树庞。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亲自挑选了千株花木,仿佛在庾岭上游荡,泛舟湘江。
只为那一朵南枝的花苞凋落,其他的花儿都在北风中凋零。
我自喜于那空旷的山林中吹拂的轻纱,绝不羡慕华丽的房屋照耀下的银灯。
我心系主林的神秘禁地,深夜想必没有人敢砍伐那棵庞大的树木。

注释:

字词注释:

  • “千株”:指许多株植物。
  • “庾岭”:庾岭在今湖南省,是古代一处著名的山岭。
  • “南枝”:比喻南方的花朵。
  • “缟袂”:指轻薄的衣服,象征清雅。
  • “银釭”:古代一种灯具,象征奢华。
  • “主林”:指主宰这片林地的神灵。

典故解析:

  • 庾岭与湘江:这两地皆为文人墨客吟咏之地,常见于古诗中,象征自然的美丽与诗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子骏,号山人,宋代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与高超的诗才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事的感悟,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宋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对人世繁华的淡泊,表达了他对于生活的思索与对名利的超脱。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再和五首》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其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手选千株高下种”展现了作者的细致和对生活的用心,仿佛在表达对生命的尊重与珍惜。接着,诗人通过对比“南枝拆”和“群花北面降”,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无奈与感慨,突显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在“自爱空山吹缟袂”一句中,诗人流露出对清静、淡泊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华丽生活的拒绝;而“绝羞华屋照银釭”则更进一步,显示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最后一句提到“主林神禁人残毁”,不仅反映了对自然的敬仰,也暗含对人类破坏自然行为的批判,表现出诗人对生态的关怀。

整首诗在意象上以山林、花木为主,既有自然的美,又有人生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守。刘克庄用诗歌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以及对自然美的珍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手选千株高下种”:诗人亲自挑选植物,体现他对生活的细致态度。
  • “似行庾岭泛湘江”:比喻在庾岭与湘江的自然景色中游荡,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在的心情。
  • “只销一朵南枝拆”:暗示人生中的美好事物终将逝去,令人感到惋惜。
  • “尽受群花北面降”:形容其他花朵因风而落,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自爱空山吹缟袂”:表达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 “绝羞华屋照银釭”:拒绝奢华,追求内心的宁静。
  • “主林神禁人残毁”:自然之美应该被尊重,不应遭到破坏。
  • “深夜应无斫树庞”:在宁静的夜晚,暗示对自然的守护与尊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相结合。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乐感与韵律美。
  • 拟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赋予其情感与生命。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繁华的超脱,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突出自然的珍贵与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林: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 花木:代表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 华屋:象征奢华与繁华的生活方式。
  • 银釭:象征灯火辉煌,反映出对物质生活的拒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A. 通过对比
    B. 通过描写
    C. 通过故事
    D. 通过对话

  2. “主林神禁人残毁”中的“神禁”指的是什么?
    A. 神灵的守护
    B. 禁止的行为
    C. 破坏的手段
    D. 自然的保护

  3. 诗中提到的“银釭”象征着什么?
    A. 贵族生活
    B. 自然的光辉
    C. 对华丽的羡慕
    D. 内心的宁静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与宁静。
  • 陶渊明《桃花源记》: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对比刘克庄与王维的作品,前者更侧重于对人世无常的思考和自然的关怀,而王维则更注重于山水之间的融洽与人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