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诗名:李
作者:苏轼 〔宋代〕
类型:古诗词
原文:
不及梨英软,应惭梅萼红。
西园有千叶,淡伫更纤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李花的清丽与梨花、梅花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李花的赞美和自谦。前两句指出李花的柔软不如梨花,而感到惭愧于梅花的娇艳;后两句则描绘了西园中千朵李花的景象,轻盈而纤细,给人以淡雅之感。
注释
字词注释:
- 不及:不如,无法比拟。
- 梨英:指梨花的花朵,形容其柔软美丽。
- 梅萼:梅花的花蕾,形容其红艳的颜色。
- 千叶:千朵花瓣,形容花开的繁盛。
- 淡伫:轻轻地停留,形容李花的清淡之美。
- 纤穠:纤细与丰腴,形容花的姿态。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梨花、梅花等花卉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来比喻女子的美丽,或象征清雅、孤傲的性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文学风格兼具豪放与婉约,作品多样,包括诗、词、散文等,尤其擅长诗词。苏轼的诗歌常反映出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的晚年,或是在感受自然景色时写成。李花在春天盛开,象征着生命的美好,诗人通过对比来表达对李花的欣赏以及自我的谦逊。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四句,展现了李花的独特美感。开头的“不及梨英软,应惭梅萼红”,直接将李花与梨花、梅花进行比较,表现出李花虽美却显得有些逊色。诗人以自谦的态度,表现出对自然美的敏感和对自我位置的清醒认知。对于李花的赞美并非单纯的抬高,而是通过与其他花卉的对比,体现出李花的独特魅力。
后两句“西园有千叶,淡伫更纤穠”,描绘了李花的繁盛与清雅,令人遐想。诗人将李花的柔美与丰盈结合起来,营造了一种淡雅而清新的意境。这种对比与景象描写,增添了诗的韵味,也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美丽。整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李花的赞美,更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及梨英软:李花的柔软程度不及梨花。这里通过比较,展现出梨花的优雅。
- 应惭梅萼红:李花不如梅花的红艳,表现出诗人的谦虚与自我反思。
- 西园有千叶:西园中盛开着千朵李花,描绘了春天的繁华景象。
- 淡伫更纤穠:轻盈的李花在此显得更加纤细而典雅。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梨花与梅花的对比,突出李花的独特之美。
- 比喻:梨花与梅花作为象征,暗示了不同的美感与气质。
- 意象:李花的描写使得整首诗充满生机与清新。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李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自谦和对生活的热爱。李花的清新典雅与其他花卉的艳丽形成鲜明对比,展示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梨英:象征柔美与优雅,体现出春天的生机。
- 梅萼:象征坚韧与美丽,代表一种高洁的气质。
- 千叶:表达繁盛与生命力,营造出春天的景象。
- 纤穠:象征轻盈与丰盈,突显李花的独特魅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梨英”指的是哪种花? A) 桃花
B) 梨花
C) 梅花
D) 李花 -
填空题:诗中提到“西园有千叶”,这里的“千叶”指的是__。
-
判断题:苏轼在诗中表现出对李花的绝对自信。 (对/错)
答案
- B) 梨花
- 李花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唐·杜甫
- 《月下独酌》唐·李白
诗词对比: 苏轼的《李》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在主题上都涉及到自然的美,但苏轼更偏向于描绘花卉的细腻之美,而李白则注重于表达个体的孤独与情感。两者在意象运用与情感表达上,展现了不同的风格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