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上行杯 其五
相风徐转铃竿动。愁鬓临春花雨送。雨阁春残,紫茜红羞不耐看。欺人眼缬花无赖。任是无情偏有态。倦踏芳郊,瘦倚孤筇过短桥。
白话文翻译:
春风轻轻吹动铃杆,愁苦的鬓发在春雨中送别。雨中的阁楼,春天已近尾声,紫色的花儿和红色的花儿都显得不耐看。那些花儿看似欺人,实际上却是无情的。即使是无情的事物,偏偏也有一种姿态。倦怠地踏过芳香的郊野,瘦弱地依靠着孤独的拐杖走过那座短桥。
注释:
- 相风:春风徐徐吹来。
- 铃竿:指挂有铃铛的杆子,可能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愁鬓:愁苦的鬓发,形容因春雨而生的忧愁。
- 紫茜红羞:紫色的茜草和红色的花,形容花色艳丽但已不再鲜艳。
- 欺人眼缬花:看似美丽的花朵,其实却是不堪一击的存在。
- 倦踏:疲倦地走过,表示一种无力感。
- 孤筇:孤独的拐杖,象征着孤独和无助感。
典故解析:
该诗中涉及的花卉常常与春天相关,象征生机与美好,但随着春天的结束,它们的美丽逐渐消逝,暗示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诗中提到的“愁鬓”和“雨阁春残”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与青春消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岸登,清代诗人,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他的诗歌风格细腻,情感真挚,常常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内心的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末,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诗歌鉴赏:
《上行杯 其五》是一首充满感伤情绪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美好与即将逝去的景象紧密相连。开头两句“相风徐转铃竿动。愁鬓临春花雨送。”以春风和铃竿的动作为引子,展现了春天的柔和与生机,但紧接着却是“愁鬓”,这便是愁苦的情绪开始显露,暗示着春天的短暂和无常。
接下来的“雨阁春残,紫茜红羞不耐看”将春天的景致与诗人的情感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留恋,然而“欺人眼缬花无赖”则透出一种无奈与失落,诗人在美丽的表象下感受到了一种无情的现实。
最后几句“倦踏芳郊,瘦倚孤筇过短桥”更是将孤独和疲惫的情感升华,表现了诗人在春天的尽头,心中涌动的复杂情绪。这首诗不仅是一幅春天的画卷,更是对生命、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相风徐转铃竿动:春风轻轻拂过,铃杆随之摇动,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
- 愁鬓临春花雨送:愁苦的鬓发因春雨而显得更加忧伤,暗示着内心的愁苦。
- 雨阁春残,紫茜红羞不耐看:春天即将结束,花色变得不再鲜艳,传达出对春天流逝的惋惜。
- 欺人眼缬花无赖:花看似美丽,实则无情,揭示了美丽表象下的无奈。
- 任是无情偏有态:即使是无情的花,也有其独特的姿态,强调了事物的复杂性。
- 倦踏芳郊,瘦倚孤筇过短桥:疲倦地走过芳香的郊野,瘦弱地依靠拐杖,表现出一种无力感和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愁鬓”和“无情”,使情感更具表现力。
- 对仗:如“紫茜红羞不耐看”,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花与人生的短暂作比,深化了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惋惜,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结合自然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着生命与希望。
- 花:代表美好与短暂。
- 孤筇:象征孤独与脆弱。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构成了诗人对生命感悟的核心,寓意深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紫茜红羞”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愁苦
B. 花的颜色
C. 春天的雨 -
填空题:诗中“倦踏芳郊,瘦倚____过短桥”缺少的词是?
-
判断题:诗人对春天的情感是积极向上的。 (对/错)
答案:
- B
- 孤筇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绘春天,表达的是对春天美好的赞美,而周岸登的作品则更倾向于对春天消逝的惋惜。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两者都涉及春天,但韩愈的诗更具生机,周岸登则侧重于情感的沉重与孤独。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