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时间: 2025-01-14 16:12: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
张尔田 〔清代〕
遍昆池劫灰,曲江上,几声吞。
问著甚来由,龙拿虎掷,如此乾坤。
黄昏。但闻鬼哭,掩衡门胡骑满城尘。
未要秋风华发,等閒沧海吾身。
沾巾。今古一酸辛。
往事恨难论。算更谁怜取,封中蜗土,地上虮臣。
蚩尤。五兵枉铸,浪滔滔直欲尽生民。
俯仰空悲去客,兴亡休怨陈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满目苍凉的景象,似乎是在战乱之后,昆池边的灰烬漫天飞舞,曲江上偶尔传来几声悲鸣。我不禁想问,这样的局面究竟是因何而起?就像龙与虎的斗争,天地间的混乱令人不安。傍晚时分,耳边只听到鬼哭狼嚎,城中满是胡人骑兵的尘土。即使秋风萧瑟,头发渐白,我却依然把沧海的风光视为平常。泪水沾湿手巾,感慨今古的辛酸往事,心中的仇恨难以倾诉。又有谁能怜惜我这封闭的蜗牛与地上的小虫?蚩尤的神话,五兵的铸造,波涛汹涌,似乎要吞噬所有生灵。抬头低头只是空自悲伤,兴亡成败又何必怨恨那些历史人物?
注释
- 遍:到处,遍布。
- 昆池:古代地名,指昆仑山下的池塘。
- 劫灰:战火后的灰烬。
- 曲江:古地名,指长安的曲江。
- 龙拿虎掷:形容斗争激烈。
- 鬼哭:形容悲惨的战争景象。
- 胡骑:指胡人骑兵,暗示外族入侵。
- 沧海:指大海,象征广阔的世界。
- 虮臣:形容微贱之人。
- 蚩尤:古代神话中的战神,象征战争。
- 五兵:指兵器。
- 兴亡:指国家的兴盛与衰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尔田,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身处动荡的时代。他的诗词常常反映社会动乱、人生哲理与历史沉思,风格独特,情感深邃。
创作背景:该词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战乱后的景象,表达对历史兴亡的无奈与悲伤。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以其悲凉的情感和深邃的历史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兴亡、个人命运的感慨。开篇即以“遍昆池劫灰”的景象引入,生动描绘出战后满目疮痍的场景,令人感受到一种压倒性的悲哀。接着通过“龙拿虎掷”形象地表现了人类历史中的斗争与冲突,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在诗的中段,诗人通过“黄昏。但闻鬼哭”描绘了一个悲惨的夜晚,满城的胡骑尘土飞扬,历史的重负让人无从逃避。诗人即使在秋风中感到白发苍苍,也不愿意将自己与沧海的景象相提并论,显示出一种无奈的超然。
最后,诗人呼唤历史的铭记与反思,抬头低头只得空叹,兴亡成败不该怨恨于那些“陈人”,而应从中反思出更深的道理。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现出对历史的敬畏与无奈,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遍昆池劫灰:描述了战后满目疮痍的景象。
- 问著甚来由:引出对历史原因的思考。
- 龙拿虎掷:象征着斗争的激烈与无情。
- 黄昏。但闻鬼哭:营造出悲凉的氛围。
- 掩衡门胡骑满城尘:描绘外敌入侵的场景。
- 未要秋风华发:表现个人对老去的无奈。
- 今古一酸辛:感慨往事的酸楚。
- 算更谁怜取:质疑人们对微贱生命的忽视。
- 浪滔滔直欲尽生民:形象地表现战争的残酷。
- 兴亡休怨陈人:强调从历史中汲取教训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历史斗争比作“龙拿虎掷”。
- 拟人:将“秋风”赋予情感,表现诗人的无奈。
- 对仗:如“俯仰空悲去客”,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反映了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表现出对战争与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悲伤,同时呼唤对历史的铭记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劫灰:象征战争的破坏与痛苦。
- 鬼哭:表达对死者的哀悼与恐惧。
- 胡骑:象征外敌的侵略与压迫。
- 沧海:象征广阔的历史与人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昆池”指的是哪个地方? A. 长安
B. 昆仑山
C. 曲江
D. 北海 -
“龙拿虎掷”在诗中表现了什么含义? A. 和平
B. 斗争
C. 自然
D. 爱情 -
诗人对于历史的态度是? A. 忘记
B. 反思
C. 愤怒
D. 赞美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张尔田的《木兰花慢》更加沉重与悲凉,前者强调豪情与放纵,后者则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