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其七十一》

时间: 2025-01-06 11:59:16

伯彼临淄,左行称贤。

睎踪十哲,秀颖三千。

心悦诚服,家至户传。

乐只君子,文声益宣。

意思解释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其七十一

原文展示

伯彼临淄,左行称贤。睎踪十哲,秀颖三千。心悦诚服,家至户传。乐只君子,文声益宣。

白话文翻译

在临淄的伯彼,他走到左边就被称赞为贤人。他的足迹遍及十位哲人,才华横溢的有三千人。大家心悦诚服,家家户户都在传颂他的事迹。乐于做君子的人,文声更加发扬光大。

注释

  • 伯彼:指的是一种人名,可能是指某位贤者或贤人。
  • 临淄:古代齐国的都城,文化繁荣之地。
  • 左行称贤:走在左边的人被称为贤者,隐喻良才的地位。
  • 睎踪:指追随的足迹。
  • 十哲:指十位著名的哲学家或贤者。
  • 秀颖:才华出众的人。
  • 心悦诚服:内心愉悦,真心服从。
  • 乐只君子:快乐的君子,指有德行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构(1082年-1142年),即宋理宗,是南宋的皇帝,诗人和书法家。他的作品以清新、流畅著称,常常表达对政治的关注和对士人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是赵构统治的时期。社会对贤人的推崇与重视,反映了当时士人文化的繁荣和对道德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伯彼的形象,表现了贤人对社会的影响力。诗中提到的“十哲”、“三千”,不仅强调了贤人的数量和影响力,也暗示了当时士人文化的盛行。诗人以简练而有力的语言,传达了对贤人的崇敬和对君子精神的推崇。尤其是“心悦诚服,家至户传”,展现了贤人品质感动人心的力量,强调了道德和才华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在当时政治动荡的背景下,诗歌更显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伯彼临淄:介绍了贤人伯彼的地理背景,临淄作为文化的象征。
  2. 左行称贤:说明了贤人行走的状态与身份。
  3. 睎踪十哲:强调了贤人的足迹影响了众多哲人。
  4. 秀颖三千:形容出色的人才众多,影响深远。
  5. 心悦诚服:表达人们对贤人真心的尊重与崇拜。
  6. 家至户传:贤人的事迹在家庭间广泛流传,体现了其影响力。
  7. 乐只君子:最后提到乐于行善的君子,展现了理想的道德风范。
  8. 文声益宣:贤人的声音和道德理念得以广泛传播。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伯彼临淄,左行称贤”,上句与下句对仗工整。
  • 夸张:如“秀颖三千”,用夸张的方式强调了贤人的数量。
  • 象征:临淄象征着文化的中心,贤人象征着道德的楷模。

主题思想

这首诗歌的核心思想在于赞美贤人的道德品质和才华,强调了贤人在社会中的重要性。通过描绘贤人的影响力,传递出对君子精神的崇尚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贤人:象征道德与智慧的结合。
  • 临淄:文化的象征,代表着士人聚集的地方。
  • 君子:代表理想的人格特质,追求道德与学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十哲”是指什么? A. 十位勇士
    B. 十位哲学家
    C. 十位诗人
    D. 十位皇帝

  2. “家至户传”意指什么? A. 家家户户都在传颂
    B. 只有一个家庭传颂
    C. 不同的地区传颂
    D. 没有人传颂

  3. 诗中提到的“乐只君子”指的是? A. 懒惰的人
    B. 喜欢行善的人
    C. 不关心他人的人
    D. 只关心财富的人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望岳》
  2.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望岳》:同样展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但更多关注于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草的意象表达离别之情,与本诗的君子精神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1. 《宋词三百首》
  2. 《唐诗三百首》
  3.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这些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丰富内涵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