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四首》

时间: 2025-01-19 18:55:01

竞艳争娇最是他,教人嫌少不嫌多。

初酣晓日红千滴,晚笑东风淡一涡。

自是花中无国色,非关格外占春窠。

开时悭为渠侬醉,却恨飘零可若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海棠四首
作者:杨万里

竞艳争娇最是他,教人嫌少不嫌多。
初酣晓日红千滴,晚笑东风淡一涡。
自是花中无国色,非关格外占春窠。
开时悭为渠侬醉,却恨飘零可若何。

白话文翻译:

这花最是争奇斗艳,让人觉得越多越好,而不是觉得它们太多。
清晨时,阳光照耀下的花瓣如红色的露珠,傍晚时,微风轻拂,花朵轻轻摇曳。
这花本就没有国色天香之气,和春天的独特地位无关。
花开时让人陶醉,然而花瓣飘落时又让人感到无奈。

注释:

  • 竞艳争娇:形容花朵之间争相展现美丽。
  • 教人嫌少不嫌多:让人觉得花开越多越好,而不是觉得多了就烦。
  • 初酣晓日:形容清晨阳光初升时,花瓣上如滴的露珠般鲜红。
  • 晚笑东风:傍晚时,花在东风中轻轻摇摆,显得欢快。
  • 国色:指花的颜色和香气在百花中独特的地位。
  • 飘零:指花瓣的凋落,意味着美好的事物终会消逝。

典故解析:

“国色天香”是形容花儿美丽的成语,常用来形容牡丹。诗中提到的海棠虽美,但却没有达到这种高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士骏,号退庵,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闻名。
创作背景: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向往。此诗写海棠,反映了他对这一花卉的赞美与忧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海棠花为题材,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短暂。诗的开头便通过“竞艳争娇”勾勒出海棠花的繁盛景象,表现了花朵之间的争奇斗艳,生动形象。接下来的描写从早晨的红色花瓣到傍晚的轻盈摇曳,恰到好处地刻画了海棠花的不同姿态,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花朵的娇美。诗中提到“自是花中无国色”,不仅是对海棠花的谦逊描述,更是对美的深刻反思,海棠虽美,但并不具备名花的地位。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花开时的陶醉和对花瓣飘零的无奈,透出一股对美好瞬间的珍惜和对生命脆弱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给读者一种既美丽又忧伤的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竞艳争娇最是他:海棠花在百花中最为娇艳。
  • 教人嫌少不嫌多:让人觉得花开的多是好事,而不是觉得太多反而烦。
  • 初酣晓日红千滴:早晨的阳光下,花瓣像红色露珠一样闪耀。
  • 晚笑东风淡一涡:傍晚时,花朵在东风中轻轻摇曳,显得轻松愉悦。
  • 自是花中无国色:海棠花虽美,但并没有像牡丹那样的名声。
  • 非关格外占春窠:这花的美丽和声名并不特殊。
  • 开时悭为渠侬醉:花盛开时让人陶醉。
  • 却恨飘零可若何:然而花瓣的飘落让人感到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瓣比作红色露珠,形象生动。
  • 拟人:用“笑”来形容花朵在风中的摇曳,赋予花朵生命力。
  • 对仗:如“初酣晓日,晚笑东风”,形成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海棠花的美丽与短暂,表达了对生命美好瞬间的珍惜和对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棠:象征美丽、柔弱与短暂。
  • 晨曦:代表新的开始与希望。
  • 傍晚:象征生命的流逝与无常。
  • 飘零的花瓣: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
    A. 牡丹
    B. 海棠
    C. 梅花
    D. 菊花

  2. 诗中“教人嫌少不嫌多”是指什么?
    A. 花开越多越好
    B. 花开太少不好
    C. 花的颜色不重要
    D. 花的香气不重要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生命的珍惜
    B. 对花的喜爱
    C. 对飘零的无奈
    D. 对春天的渴望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较,两者都有对春天和花的赞美,但李清照的作品流露出更多的个人情感与思念,而杨万里的《海棠四首》则更侧重于自然的生机与短暂的美。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文选》
  • 《宋代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