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以谬作数种并总所奏藁遗参赞高紫微闻以阅》
时间: 2025-01-01 09:30: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予以谬作数种并总所奏藁遗参赞高紫微闻以阅
白话文翻译:
我手握笔杆,感到疲倦无力,再也无法写出新的诗篇。春天的雷声响起,田里的秧苗又到了生长的季节,日子一天天过去,枣树的红果又要成熟,究竟还有多少时光呢?自古以来,战争与财富从未有过确实的计策,如今国家的安危寄托在遥远的西方。走入城中,国家的道路已变得危急,不要以为君主对此毫无所知。
注释:
- 涉笔:提笔写作。
- 牛腰:指的是笔杆,形容写作的辛劳。
- 殷雷:春雷,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 秧绿:指春天插下的稻秧,生机勃勃。
- 指日:指日子不久的意思。
- 兵财:战争与财富。
- 社稷:国家,指国家的安危。
- 西陲:指西方边界,隐喻对外关系。
- 入郛:进入城中,指国家的内部情况。
典故解析:
- “自古兵财无一策”:这句话反映了历史上战争与财富之间的复杂关系,历史上许多战事的失败和成功都与财政状况密切相关,隐含着对治国理政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字宗道,号东山,宋代著名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脱俗,常常反映社会现实与人情冷暖,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
诗作成于动荡的时代,国家面临外敌威胁与内忧,诗人在这种背景下抒发对国家前途的忧心与对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疲惫与对未来的忧虑。开头以“涉笔牛腰倦不支”点出写作的艰辛,接着通过春雷与秧苗的生长象征着希望与新生,但紧接着“指日枣红能几时”又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相联系,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深刻思考与担忧。最后一句“勿谓君侯不敢知”则是对当权者的提醒,呼吁他们关注国家的危局。这种对比与反思构成了全诗的核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涉笔牛腰倦不支”:表明诗人写作的疲惫,隐含了对自身创作能力的自我质疑。
- “余工那复到新诗”:感叹自己难以再创作出新的诗篇,表达了创作的无奈。
- “殷雷秧绿又期月”:描绘春天的生机,暗示着新的希望。
- “指日枣红能几时”: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体现出对未来的惶恐。
- “自古兵财无一策”:反映出对历史的沉思,深知治国理政的不易。
- “于今社稷寄西陲”:指出国家安危寄托在外部环境上,显得无奈。
- “入郛及国均危道”:对国家内外交困的洞察,表现出深切的忧虑。
- “勿谓君侯不敢知”:呼吁当权者关注现实,反映出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切。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牛腰”比喻写作的艰辛。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类情感,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 对仗: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增强了诗歌的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现实的细腻观察,体现出一种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探求,同时也表现出对创作的无奈与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雷: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 秧苗:代表着生机与未来。
- 枣红:隐喻着时间的流逝与果实的成熟,象征着希望的实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牛腰”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
- B. 笔杆
- C. 田地
- D. 牛
-
以下哪一句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
- A. “余工那复到新诗”
- B. “自古兵财无一策”
- C. “殷雷秧绿又期月”
- D. “入郛及国均危道”
-
诗中的“社稷”指的是什么?
- A. 家庭
- B. 国家
- C. 朋友
- D. 未来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是对国家命运的思考与感叹。
- 《登高》(杜甫):表达了对国家与个人悲剧的反思。
诗词对比:
- 《春望》与本文的共同点在于都反映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但《春望》更侧重于描绘战后的凄凉,而本文则是对未来的忧虑与对当权者的呼吁。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岳珂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