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赫蹄之纸,幅不盈咫。
字杂众体,诗具二美。
不轶不毁,相维天只。
意质功伟,有志视此。
白话文翻译:
这是一张色彩鲜艳的纸,尺寸不超过一寸。
上面的字形各异,诗中兼具了二美(即文采和内容)。
写得既不浮华,也不损坏,仿佛与天地相依。
其意蕴深厚,成就非凡,志向在此可见。
注释:
- 赫蹄:色彩鲜艳的纸张,通常是指红色或其他明亮色彩的纸。
- 幅不盈咫:尺寸不超过一寸,形容纸张很小。
- 字杂众体:字形混杂,包含多种书法风格。
- 二美:指诗的文采和内容,两者兼具。
- 不轶不毁:不浮华而不损失其本质。
- 相维天只:和天地保持着一种微妙的联系。
- 意质功伟:意境深远,成就伟大。
- 有志视此:有志向的人应该看到这一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字元恭,号湘山,南宋时期的诗人和文学家,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社会、政治和个人理想,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赠与陈秀才的,表达了对其才华的赞赏。诗中提到的“赫蹄之纸”暗示了文人墨客的文化品味,体现了对书法和诗歌的追求和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诗歌与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诗的开头以“赫蹄之纸”描绘了纸张的色彩和质感,接着以“字杂众体”强调了书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表明创作的自由与个性。接下来的“诗具二美”则将诗歌的文采与思想内容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作者对诗歌艺术的追求。
诗中“相维天只”一句,表达了艺术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仿佛艺术的创作与天地息息相关。最后,“意质功伟,有志视此”点明了艺术作品的深远意义和伟大价值,鼓励那些有志之士去追求更高的理想。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句,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示了诗人与书法的密切关系,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艺术的追求与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赫蹄之纸:使用色彩鲜艳的纸,暗示了诗歌的独特性和艺术性。
- 幅不盈咫:强调了纸张的娇小,可能象征着作品的精致和简洁。
- 字杂众体:字形多样,展示了诗人的创造力和个性。
- 诗具二美:诗歌兼具文采和内容,表明了文学艺术的高标准。
- 不轶不毁:保持真实、自然的风格,反对浮夸之作。
- 相维天只:艺术与自然和谐共生,反映出深厚的哲学思考。
- 意质功伟:意境深远,彰显出作品的崇高价值。
- 有志视此:鼓励有志之士追求艺术的真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纸张的色彩与诗歌的艺术性相结合,形成鲜明对比。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夸张:如“功伟”,用以强调艺术成就的辉煌。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诗歌艺术的赞美和追求,强调了个性与真实的重要性。作者通过对书法与诗歌的独特见解,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艺术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赫蹄:象征生机与活力,代表着艺术的鲜明特质。
- 小幅纸张:象征着精致与内涵,暗示着作品的深邃。
- 众体字:反映多样性和创作的自由,体现个性化的艺术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赫蹄之纸”意指什么? A. 一种纸张
B. 一种颜色
C. 一种书法风格 -
“诗具二美”中的“二美”指的是什么? A. 文采与内容
B. 书法与绘画
C. 主题与形式 -
本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展现对诗歌的追求和对国家的关怀。
- 李白《将进酒》:表达了对人生的热情与理想。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琵琶行》进行对比,二者都在探讨艺术的力量,但岳珂更注重书法和诗歌的精致,而白居易则强调音乐与情感的交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岳珂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