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赵无垢二首
公未通闺日,相从入幕游。
瞠乎惭后乘,藉甚传前筹。
原显曾并辔,江涛几共舟。
柯山回首处,老泪为横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赵无垢的深切怀念。诗人在未曾与赵无垢亲密交往的日子里,回忆起曾经相伴的时光,感到深深的惭愧与遗憾。诗中提到曾经并肩而行,如同同舟共济,这种亲密的关系如今已不可再续,回首往昔,老泪纵横,尽显悲伤之情。
注释:
- 通闺:指通往内室,表示未曾深交。
- 幕游:指在帐幕中游玩,形容轻松愉快的相处。
- 瞠乎惭后乘:瞠,怔住的样子,惭,感到羞愧。后乘,指后来所乘之船,意为因感到惭愧而无以面对。
- 藉甚传前筹:藉,依靠。传前筹,指传递前面的计划或谋划。
- 原显曾并辔:原显,原本显现。并辔,形容两人并驾齐驱,有默契之意。
- 江涛几共舟:几,共同的意思。形容曾经风雨同舟,经历过的情谊。
- 柯山回首处:柯山,指某个地方,回首,回头看。
- 老泪为横流:老泪,年长者流下的泪水。横流,形容泪水如同洪流般涌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宋代诗人,以其细腻、深情的诗作闻名。他的作品多表现对人生和人际关系的思考,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对赵无垢的悼念之际,赵无垢可能是李曾伯的好友或亲人,二人曾有过亲密的交往。诗中流露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失去的悲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回忆与赵无垢的往昔,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怀念与惋惜之情。开头两句以“未通闺日”为引,生动地描绘了两人之间的关系未曾达到亲密的程度,继而通过“相从入幕游”展现了二人曾经的亲密与快乐。接下来的“瞠乎惭后乘”则转入了对过去的反思与惭愧,仿佛在感叹曾经的美好已不再,心中充满遗憾。
“原显曾并辔”描绘了二人昔日并肩的场景,表现出深厚的友情。而“江涛几共舟”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同舟共济的情谊,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来映射出人际关系的脆弱和无常。最后,“柯山回首处,老泪为横流”一句,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描绘出诗人对赵无垢的深切怀念与无奈,泪水的涌出不仅是对友谊的惋惜,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公未通闺日:未曾亲密,关系尚浅。
- 相从入幕游:虽未深交,但曾共享快乐时光。
- 瞠乎惭后乘:后来的相遇让人感到羞愧。
- 藉甚传前筹:对过去的计划与梦想感到无从回首。
- 原显曾并辔:曾经的默契与伴随,令人怀念。
- 江涛几共舟:共同经历过的风雨,情谊深厚。
- 柯山回首处:回首往昔之地,感慨万千。
- 老泪为横流:感情的宣泄,悲痛的流露。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情比作同舟共济,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 拟人:老泪流下,赋予情感以生命,增强了情感的真实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的怀念,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人生的无常。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反映了对友人深切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令人感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闺:象征着亲密与私密。
- 江涛:象征友情的波澜与人生的起伏。
- 柯山:象征回忆与过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未通闺日”,意味着什么?
A. 关系亲密
B. 关系尚浅
C. 关系疏远 -
“江涛几共舟”中的“舟”比喻什么?
A. 友谊的脆弱
B. 共同经历的艰辛
C. 生活的无常 -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谊
B. 悲伤
C. 时间流逝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与李曾伯的《挽赵无垢二首》相比,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与怀念,但更侧重于对家庭的感情,以及在战乱中亲情的脆弱。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意象渲染情感,展现了深厚的人际关系,但情感基调和背景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曾伯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