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鼎臣赴召二首》

时间: 2025-01-17 09:53:59

几载江湖负隽声,秋风千里起弓旌。

石渠喜得今刘向,宣室应知旧贾生。

台阁致身将贵显,朝廷论事且和平。

更须记取申公语,不在多言在力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赵鼎臣赴召二首
(李曾伯)

几载江湖负隽声,
秋风千里起弓旌。
石渠喜得今刘向,
宣室应知旧贾生。

台阁致身将贵显,
朝廷论事且和平。
更须记取申公语,
不在多言在力行。


白话文翻译:

这几年来我在江湖漂泊,负担着名声的重压,秋风起时,千里之外的战旗在空中飘扬。石渠里喜迎今天的刘向,宣室里想必知道昔日的贾谊。
登上台阁,身居要职,必然会变得显赫,朝廷上讨论政事时也能保持和睦。更要谨记申公的话,不在于多说,而在于切实行动。


注释:

字词注释:

  1. 江湖:指江河湖泊,这里引申为漂泊不定的生活。
  2. 负隽声:承载着优秀的名声。
  3. 秋风千里:形容远道而来的秋风,暗示时光的流逝和变化。
  4. 石渠:古代指皇帝的书房或学问之地,此处比喻学术成就。
  5. 刘向:西汉著名的学者和政治家,代表了学术的正统。
  6. 贾生:指贾谊,西汉的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象征着才华。
  7. 台阁:指朝廷的官员或政府机构。
  8. 申公:指申包胥,古代名臣,强调实际行动的重要性。
  9. 力行:强调实践和行动的重要性。

典故解析:

  • 刘向与贾生:两位历史人物,代表着优秀的政治家和学者,暗示了高尚的品德和深厚的学识。
  • 申公的语:申包胥提倡实践的理念,强调行动比言辞更为重要,反映了诗人对实际工作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约1080年-1132年),字文甫,号雪窗,南宋初期的诗人,曾任职于朝廷,注重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和对社会的反思。他的诗歌多描写个人经历和对社会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赵鼎臣被召回朝廷之际,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政治理想的关注,表达了对政治清明和实际行动的期望。


诗歌鉴赏:

《送赵鼎臣赴召二首》展现李曾伯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及对政治的思考。诗的开篇以“几载江湖负隽声”引入,描绘了人生的漂泊与追求名声的艰辛,暗示了对世事的无奈。接着,诗人以“秋风千里起弓旌”描绘了外部环境的变化,暗示了即将到来的动荡。

“石渠喜得今刘向,宣室应知旧贾生”,在这里,诗人通过历史人物的引入,强调了高尚品德与实用智慧的结合,启示后人要学习前贤的优良品质。通过对“台阁致身将贵显”的描写,诗人表现了对官场的复杂态度:一方面渴望得到显赫的地位,另一方面又不忘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理智。

最后,“更须记取申公语,不在多言在力行”总结了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反映了作者对社会责任的认真态度,表现出理想与现实的结合,是一首值得深思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几载江湖负隽声:描绘诗人经历的漫长岁月,感受到名声的负担。
  2. 秋风千里起弓旌:通过秋风的描写,暗示时光的流逝与变化。
  3. 石渠喜得今刘向:借用历史人物,表达对学术成就的赞美。
  4. 宣室应知旧贾生:暗示贾谊的智慧与才华,反映出对文化的敬仰。
  5. 台阁致身将贵显:描写获得官职后的荣耀与地位。
  6. 朝廷论事且和平:希望朝廷和谐,政治清明。
  7. 更须记取申公语:引入申包胥的名言,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8. 不在多言在力行:总结全诗,强调实际行动的价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江湖,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漂泊与追求。
  • 对仗:如“石渠”与“宣室”,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列举历史人物,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理想与现实的结合,倡导实际行动的重要性,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未来的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江湖:象征漂泊与追求。
  2. 秋风:暗示时光变迁与变化。
  3. 石渠与宣室:代表学术与文化的殿堂。
  4. 台阁:象征权力与地位。
  5. 申公:象征实际行动与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刘向”代表哪个朝代的学者?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2. 李曾伯在这首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政治的批评
    b) 对友人的祝福与对实践的重视
    c) 对历史的追忆

  3. “不在多言在力行”强调了什么样的行为? a) 说话重要
    b) 实际行动更重要
    c) 学习理论重要

答案:

  1. a) 汉代
  2. b) 对友人的祝福与对实践的重视
  3. b) 实际行动更重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对社会的关切。
  2.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描绘了壮丽的景象与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比较李曾伯的《送赵鼎臣赴召二首》和杜甫的《春望》,两者均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个人的责任感,但李曾伯更侧重于对实际行动的强调,而杜甫则更多表现出对国家动荡的忧虑。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词选》
  2. 《中国古代文学史》
  3.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