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江陵和黄虚舟韵四首》

时间: 2025-01-17 09:41:10

闻公有泊渚,不远在异林。

想胜辋川画,时作梁父吟。

绛帐岂陈迹,草堂向遗音。

朝市有真隐,入山无求深。

意思解释

过江陵和黄虚舟韵四首

原文展示:

闻公有泊渚,不远在异林。
想胜辋川画,时作梁父吟。
绛帐岂陈迹,草堂向遗音。
朝市有真隐,入山无求深。

白话文翻译:

听说您在水边停泊,不远处便是那异样的树林。
想必比起辋川的美景,您时常吟唱梁父的诗歌。
绛色的帐子难以留下陈旧的痕迹,草堂依然传来昔日的音韵。
晨市中有真正隐者,入山则无所求于深渊。

注释:

  • 泊渚:停泊在水边的小岛。
  • 异林:不同寻常的树林,可能指风景优美的地方。
  • 辋川:指的是辋川,因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而出名的风景地。
  • 梁父吟:指的是梁父吟唱的诗歌,可能是强调隐逸生活的诗歌。
  • 绛帐:指红色的帐子,象征着生活的奢华或过往的痕迹。
  • 草堂:指简陋的草房,象征着隐居的生活。
  • 真隐:真正的隐士,指那些追求隐居生活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曾伯,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反映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诗人游历途中对隐逸生活的感悟,表达了对知音、自然的向往,以及对隐居生活的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听闻为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惦念与关怀。首句提到“闻公有泊渚”,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隐喻着对友人的思念。接下来的“想胜辋川画,时作梁父吟”,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画和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辋川的美景和梁父吟的诗歌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诗人渴望通过吟唱来达到心灵的宁静。第三、四句则反映出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隐士生活的理解,草堂的遗音与晨市的真实隐者形成对比,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不同选择的思考,隐居并非逃避,而是心灵的选择。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通过“泊渚”“异林”设定了一个静谧的环境,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依恋。
    • 第二联以“辋川画”和“梁父吟”展示了诗人所向往的文化和诗意生活。
    • 第三联则通过“绛帐”和“草堂”对比,表明了对物质生活的淡薄追求。
    • 第四联强调隐士生活的真谛,表明诗人心中对隐逸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绛帐”比作过去的生活,暗示对物质的超脱。
    • 对仗:“朝市有真隐,入山无求深”对比了世俗与隐逸的选择。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泊渚:象征着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
  • 异林:代表着独特的自然景观,激发诗人灵感。
  • 草堂:隐喻简朴的隐居生活,反映出对物质的淡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辋川”是指什么?

    • A. 一种花卉
    • B. 一处风景名胜
    • C. 一位诗人
    • D. 一种音乐形式
  2. “绛帐”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物质的奢华
    • B. 遗忘的过去
    • C. 诗人的心境
    • D. 诗歌的音韵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李曾伯的隐逸追求与王维的山水诗有相似之处,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李曾伯更多地通过对话的形式表达情感,而王维则倾向于通过景物描写来传达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李曾伯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