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公定世弼登北都东楼四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7 09:15:19

日著阑干角,风吹濯浣衣。

喜同王季哲,更得谢玄晖。

清兴俱不浅,长吟无用归。

月明南北道,犹见驿尘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日著阑干角,风吹濯浣衣。
喜同王季哲,更得谢玄晖。
清兴俱不浅,长吟无用归。
月明南北道,犹见驿尘飞。

白话文翻译:

太阳照在栏杆的角上,微风吹拂着浣洗的衣物。
我很高兴能和王季哲一起赏景,更有谢玄晖的陪伴。
我们的兴致都不浅,长时间吟唱也无用处。
明月照耀着南北的道路,依然能看见驿站的尘土飞扬。

注释:

  • 阑干:栏杆,这里指楼台的栏杆。
  • 浣衣:洗衣服,指在河边洗衣服。
  • 王季哲:王安石的别号,指王安石,诗人同他有深厚的交情。
  • 谢玄晖:谢安的后代,指谢安的后代谢道韫,因文学才能而闻名。
  • 清兴:清雅的兴致。
  • 长吟无用归:长时间吟唱也无归去之意。
  • 驿尘飞:驿站的尘土飞扬,象征着行旅的繁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底,北宋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书法家,与苏轼、米芾并称。其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黄庭坚在北都(即北京)登东楼时所作,表达了他与友人共赏美景的愉悦心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归家的无奈和思念。诗中展现了当时北方的自然风光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风格,描绘了诗人登楼时的闲适心境。开头两句“日著阑干角,风吹濯浣衣”,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一个阳光明媚、微风拂面的美好场景,给人以宁静之感。接下来的“喜同王季哲,更得谢玄晖”则表明诗人此时并不孤单,能够与友人共赏美景,使得这一刻更显珍贵。诗人在此处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欣赏,也反映出他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的丰富。

“清兴俱不浅,长吟无用归”这一句则透出诗人对诗歌的思考。尽管景色美丽,兴致高昂,但长时间的吟唱似乎也显得无用,暗示诗人对现实的思考和对归途的无奈,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忧伤。最后两句“月明南北道,犹见驿尘飞”则呼应了前面描绘的场景,月光下的道路仍然可以看到驿站的尘土,象征着旅途的繁忙与人生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的反思,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日著阑干角:清晨的阳光照射在栏杆的角落,营造出一个明亮的场景。
  2. 风吹濯浣衣:微风轻拂,把洗好的衣物晾干,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3. 喜同王季哲:表达出与友人共赏的愉悦与满足。
  4. 更得谢玄晖:谢玄晖的存在更是增添了诗的雅趣。
  5. 清兴俱不浅:两位友人的兴致都很高,暗示着诗人内心的享受。
  6. 长吟无用归:虽然兴致高昂,但吟唱也并不能改变归去的现实。
  7. 月明南北道:月光照耀着南北的道路,象征着旅途与时光的流逝。
  8. 犹见驿尘飞:依然能看到驿站的尘土飞扬,反映出生活的繁忙与无常。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日著阑干角,风吹濯浣衣”,形成对称美。
  • 意象:如“月明”、“驿尘”,极具象征意义,传达出诗人的情感。
  • 比喻:将归去与吟唱的无用相提并论,表现对人生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惜与对生活的感悟,同时流露出对归家路途的无奈与人生的哲思,展现出一种淡淡的伤感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光明与希望。
  • :象征着自由与流动。
  • :象征着宁静与思考。
  • 驿尘:象征着人生的旅途与繁忙。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的整体氛围,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黄庭坚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王季哲”指的是哪位诗人? A. 王安石
    B. 王维
    C. 王勃
    D. 王实甫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友情
    B. 旅行
    C. 自然
    D. 人生思考

答案:1-B; 2-A; 3-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勃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黄庭坚的《次韵公定世弼登北都东楼四首 其一》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隐逸与自然的和谐,而黄庭坚的诗则在自然美中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叹,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深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黄庭坚诗文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古诗文学习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