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颂侯》

时间: 2025-01-04 08:01:48

十载相暌似梦中,闻声各讶姓名同。

可堪话旧离亭雨,已是催人破浪风。

析木西垂天汉碧,扶桑东渡海潮红。

浮槎倘获支机石,留补娲皇未奏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十载相暌似梦中,
闻声各讶姓名同。
可堪话旧离亭雨,
已是催人破浪风。
析木西垂天汉碧,
扶桑东渡海潮红。
浮槎倘获支机石,
留补娲皇未奏功。

白话文翻译:

十年间的分离,仿佛是在梦中,
听到你的声音,大家都惊讶我们同名。
可惜在这个离别的亭子里,雨水淋漓,
已经是催人奋起的破浪狂风。
在西边的天空,天河清澈如碧,
而在东边,扶桑岛上海浪翻红。
如果能够在浮筏上获得支机石,
那就能补天,完成娲皇未竟的事业。

注释:

  • :离别,分开。
  • :惊讶,感到意外。
  • 可堪:值得一提或令人感慨。
  • 话旧:谈论过去的事情。
  • 离亭:离别的亭子,指送别的地点。
  • 析木:指伐木,可能隐喻为努力、拼搏。
  • 扶桑:古代神话中的东海日出之地,象征光明和希望。
  • 浮槎:漂浮的筏子,象征着浮生与漂泊。
  • 娲皇:女娲,古代神话中的女神,补天的象征。

典故解析:

  • 娲皇补天:出自《山海经》,女娲用五色石补天的传说,象征对灾难的修复与希望。
  • 扶桑:常用作象征东方和光明的典故,代表着希望和新的开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家达,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反映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故人的怀念,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送李颂侯》是曹家达为送别好友李颂侯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体现了诗人在分别之际的感慨与期待。

诗歌鉴赏:

本诗以十载的离别为起点,营造了梦幻般的思绪,诗人通过与友人的隔离与重聚,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过往的怀念。开头的“十载相暌似梦中”,让人感受到时间的飞逝和离别的无奈,接着以“闻声各讶姓名同”描绘了再见时的惊喜与感慨,显示出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可堪话旧离亭雨”,借用离亭的雨水,渲染了离别的伤感,似乎在诉说着对过往的无限眷恋。而“已是催人破浪风”则转向积极,表达了面对未来的勇气与希望。接着的描写“析木西垂天汉碧,扶桑东渡海潮红”,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象征着人生的壮阔与向往。最后一句“浮槎倘获支机石,留补娲皇未奏功”则将神话引入,隐喻着对理想和目标的追求,展现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载相暌似梦中:十年分离,宛如梦境,表达时间的无情与离别的痛苦。
  2. 闻声各讶姓名同:重逢时惊讶于彼此的名字,体现深厚的友谊与感动。
  3. 可堪话旧离亭雨:在离别的亭子中谈往事,雨水增添了离愁别绪。
  4. 已是催人破浪风:面对即将到来的生活挑战,鼓励人们勇敢向前。
  5. 析木西垂天汉碧:描绘宏伟的自然景象,象征着广阔的生命旅程。
  6. 扶桑东渡海潮红:表达对未来的向往与希望,扶桑象征新的开始。
  7. 浮槎倘获支机石:希望在漂泊中获得灵感与机会,象征追求理想的勇气。
  8. 留补娲皇未奏功:借用神话,表达对人类理想的执着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十载相暌似梦中”,形象地表达了分离的感觉。
  • 对仗:如“析木西垂”和“扶桑东渡”,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扶桑、娲皇等象征理想、希望与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谊的回忆与未来的展望,传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追求,充满了对理想与希望的执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回忆的美好。
  2. :象征离别的伤感。
  3. 天汉:象征辽阔的生命与理想。
  4. 扶桑:象征希望与新的开始。
  5. 浮槎:象征漂泊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十载相暌”意指: A. 十年的分别
    B. 十年的重聚
    C. 十年的旅行
    D. 十年的梦境

  2. “扶桑东渡”暗示了什么? A. 向西出发
    B. 向东出发
    C. 向南出发
    D. 向北出发

  3. “浮槎倘获支机石”中的“支机石”象征: A. 财富
    B. 灵感和机会
    C. 友情
    D. 学问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王之涣
  • 《送杜少府之任蜀》王勃

诗词对比:

  • 王之涣《送友人》:同样描绘离别与友谊,情感尤为真挚。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关注人生的理想与追求,展现了对未来的憧憬。

两者都以离别为题材,但风格与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值得深入对比与品味。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