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口号》

时间: 2025-01-21 08:12:28

暮云亭子接朝云,行过昭潭百里分。

十四年前江口泊,酒楼筝笛不堪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湘潭口号
作者: 李星沅 〔清代〕
暮云亭子接朝云,
行过昭潭百里分。
十四年前江口泊,
酒楼筝笛不堪闻。

白话文翻译:

傍晚的云朵与清晨的云彩相接,
走过昭潭,已分隔百里。
十四年前我曾在江边停泊,
酒楼里的筝声和笛声令人难以忍受。

注释:

  • 暮云:傍晚的云彩。
  • 亭子:指的是某种建筑物,通常用于观景。
  • 朝云:清晨的云彩。
  • 昭潭:指一个地名,可能是指湘潭的某个水域。
  • :停泊,通常指船只停靠。
  • 酒楼:饮酒的地方,类似于酒馆。
  • 筝笛:古代的乐器,筝是一种弹拨乐器,笛是吹奏乐器。
  • 不堪闻:形容听到的声音让人难以忍受。

典故解析:

  • 江口泊:这一场景可能是指诗人在某个特定的江边停留,象征着对往昔的回忆与留恋。
  • 酒楼筝笛:酒楼中的音乐,可能代表着当时的生活氛围和个人的感受,表明诗人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星沅,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对故乡的思念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李星沅在旅途中对故乡湘潭的回忆,反映出对时间流逝和往事的感慨。

诗歌鉴赏:

《湘潭口号》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记忆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湘潭的深厚情感。诗的开头以“暮云亭子接朝云”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景象,表现出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交替。接着“行过昭潭百里分”则引入了空间的概念,暗示着离乡的遥远与孤独。最后两句回忆起十四年前的江口泊,酒楼中的音乐声虽然美好,但在此时却变得让人难以忍受,突显出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现实的落寞之间的强烈对比。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暮云亭子接朝云:描绘了傍晚云彩与清晨云彩相接的景象,表现出时间的交替与自然的变幻。
    2. 行过昭潭百里分:诗人在行走中感受到距离的遥远,暗示着对故乡的思念。
    3. 十四年前江口泊:回忆起往昔的停泊,时间的流逝让人感慨。
    4. 酒楼筝笛不堪闻:酒楼中的音乐让人难以忍受,表现出对过往欢乐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对仗:例如“暮云亭子”和“朝云”,形成音韵的和谐。
    • 意象:通过自然景色与个人记忆的结合,表现情感的深邃。
  • 主题思想:诗歌主题围绕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怀旧的情绪。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时间与变化,表现出自然的流动。
  • 江口:代表着故乡的记忆与归属感。
  • 酒楼筝笛:象征着过往的欢乐与现实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昭潭”是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个地名
    C. 一种植物
    D. 一座山

  2. “酒楼筝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愉快
    B. 难以忍受
    C. 无所谓
    D. 期待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对比李星沅的《湘潭口号》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李星沅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杜甫则通过对亲人的思念来展示情感的深度。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星沅诗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