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仙》
时间: 2025-01-17 09:11: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石重来,总无那曲里风情黯息。江上凉雨微吹,帘钩挂初夕。残柳外楼台似旧,甚添上水云愁碧。晚絮驮莺,春弦叶鹧,佳丽空忆。但飞到天角孤鸿,弄秋语凄寒向芦荻。撩起荻阴渔管,唱西风无力。烟桨远兜娘千里,倚画栏目断回汐。又见东岘斜晖,淡黄遥射。
白话文翻译
白石山上重游,依然无法找到那曲中动人的风情。江边细雨轻轻吹拂,帘子钩挂在初秋的黄昏。残留的柳树外楼台似乎依旧,更添了水面愁苦的碧色。晚霞映着黄莺,春天的弦乐伴着鹧鸪,佳丽们只能空自怀念。只有那孤鸿飞到天边,发出凄凉的秋语,向芦苇传递寒意。轻轻撩动芦苇阴影的渔管,唱着无力的西风。烟雾缭绕的桨划向千里之外,倚靠在画栏杆上,断断续续回荡着潮汐声。又看见东边山岘斜阳,淡淡的黄光远远照射过来。
注释
- 白石重来:指再次来到白石山。
- 曲里风情黯息:指在音乐中原本的风情已经消逝。
- 江上凉雨微吹:形容江边的细雨轻轻吹拂。
- 帘钩挂初夕:帘子在黄昏时分挂起。
- 残柳外楼台似旧:外面的楼台和残柳依旧如昔。
- 晚絮驮莺:晚霞映衬着黄莺。
- 孤鸿:指孤零零的鸿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燮,清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风格婉约细腻,常透出淡淡的忧伤。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重游故地,感怀往日景致,表达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琵琶仙》是一首充满幽怨与怀旧情感的诗作。诗中以“白石重来”开篇,点明了诗人重游故地的主题。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在细雨中望着江水,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表的孤独与失落。诗中“残柳外楼台似旧”一句,既描绘了景物的静谧,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带来的变化。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诗人通过“晚絮驮莺”和“孤鸿”的意象,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伤。尤其是“撩起荻阴渔管”一句,展现了诗人对渔歌唱晚生活的向往与无奈,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深刻地反映出人对过往的依恋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石重来:重游白石,心中感慨。
- 总无那曲里风情黯息:对比过去的美好,现时的寂寞。
- 江上凉雨微吹:描绘江边的景致,营造气氛。
- 帘钩挂初夕:表现时光的流逝与黄昏的静谧。
- 残柳外楼台似旧:意象的对比,旧景依旧,但内心感受已变。
- 甚添上水云愁碧:水面上空中愁苦的气息。
- 晚絮驮莺,春弦叶鹧:自然的声音和生灵的伴随。
- 佳丽空忆:对往昔的思念和怀念。
- 孤鸿,弄秋语凄寒向芦荻:孤雁的哀鸣,传递秋的寒意。
- 撩起荻阴渔管:描绘渔民生活的场景。
- 唱西风无力:表达一种无力感,感叹生活。
- 烟桨远兜娘千里:描绘远行的渔船,象征追寻。
- 倚画栏目断回汐:诗人依靠栏杆,听潮声。
- 又见东岘斜晖,淡黄遥射:最后的景象,带有一丝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景与情感结合,如“孤鸿”象征孤独。
- 拟人: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如“晚霞映着黄莺”。
- 对仗:如“晚絮驮莺,春弦叶鹧”,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对过往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孤独的无奈,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石:象征故地,承载着记忆。
- 凉雨:传达一种清冷的气氛,象征内心的孤独。
- 残柳:象征时光的流逝与凋零。
- 孤鸿:象征孤独与思念。
- 芦荻: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白石”指的是哪种景象?
- A. 山
- B. 河流
- C. 湖泊
-
诗中“晚絮驮莺”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惆怅
- C. 愤怒
-
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态度是?
- A. 满足
- B. 无奈
- C. 忽视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和往事的思念,但更侧重于亲情的描绘。
- 李白《静夜思》: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更为直接。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姚燮研究》
- 《古典诗词解析》
- 《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