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

时间: 2025-01-04 06:46:10

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

海棠真一梦,梅子欲尝新。

拄杖闲挑菜,秋千不见人。

殷勤木芍药,独自殿余春。

高亭废已久,下有种鱼塘。

暮色千山入,春风百草香。

市桥人寂寂,古寺竹苍苍。

鹳鹤来何处,号鸣满夕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

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
海棠真一梦,梅子欲尝新。
拄杖闲挑菜,秋千不见人。
殷勤木芍药,独自殿余春。
高亭废已久,下有种鱼塘。
暮色千山入,春风百草香。
市桥人寂寂,古寺竹苍苍。
鹳鹤来何处,号鸣满夕阳。

白话文翻译:

雨后,浮萍都聚在了一起,蛙声在四周响起。
海棠花真如一场梦,梅子也快要尝到新鲜的味道。
我拄着手杖,闲暇时挑些菜,秋千上却没有人影。
那木芍药花开得殷勤,独自殿前春色的余晖。
高亭早已荒废,下面有个养鱼的塘。
暮色渐渐笼罩千山,春风带来了百草的香气。
市桥上人声寂寂,古寺中竹子苍翠欲滴。
鹳鹤不知飞往何处,鸣叫声在夕阳下回荡。

注释:

  • 浮萍:一种水生植物,雨后漂浮在水面。
  • 海棠:一种花卉,象征春天的美好。
  • 殿余春:指春天的余晖或气息。
  • 高亭:高高的亭子,象征着人们曾经的聚会场所。
  • 鹳鹤:一种鸟类,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书法家。他的诗词作品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著称,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与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雨后,诗人漫步于四望亭和鱼池,借景抒情,表达对春天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春天的美好景象,体现了苏轼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开篇以“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展现了雨后大自然的生机,浮萍的聚集和蛙声的响起,传递出一种安静而又生动的氛围。接着通过“海棠真一梦,梅子欲尝新”,表达了对春天美好事物的向往,海棠花的梦幻与梅子的新鲜感交相辉映。

“拄杖闲挑菜,秋千不见人”则体现了诗人的悠然自得与独处的情怀,尽管秋千上没有人,依然感受到一份宁静的美好。最后几句通过对“高亭”与“古寺”的描绘,表达了时间流逝与世事变迁的感慨,尤其是“鹳鹤来何处”更是引发对未来的思考。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思索,展现了他超然物外的心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描绘雨后小池塘的浮萍聚合,周围蛙声阵阵,生动表现了自然的生机。
  2. “海棠真一梦,梅子欲尝新”:海棠花如梦幻般美丽,梅子正值成熟之际,给人一种清新感。
  3. “拄杖闲挑菜,秋千不见人”:诗人独自一人,拄杖挑菜,展现了闲适生活,但秋千上却没有人,隐含孤独之感。
  4. “殷勤木芍药,独自殿余春”:花朵的盛开与春天的余韵,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珍惜。
  5. “高亭废已久,下有种鱼塘”:高亭已久不见人,下面的鱼塘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
  6. “暮色千山入,春风百草香”:暮色降临,千山渐隐,春风带来百草的芬芳,构成一幅迷人的画面。
  7. “市桥人寂寂,古寺竹苍苍”:市桥上人迹罕至,古老的寺庙中竹影摇曳,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沧桑的氛围。
  8. “鹳鹤来何处,号鸣满夕阳”:鹳鹤不知飞往何方,在夕阳下鸣叫,表现出一种对未来的迷茫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海棠真一梦”,将海棠花比作梦境,增加了诗的意境。
  • 拟人:如“蛙声满四邻”,赋予蛙声以生命,使整个场景更为生动。
  • 对仗:如“市桥人寂寂,古寺竹苍苍”,形成鲜明的对比,加强了表现效果。

主题思想:整首诗意在抒发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春天美好景象的珍惜,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浮萍: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的变化。
  • 海棠:象征春天的美好与梦想。
  • 秋千:象征童年的无忧与孤独的思考。
  • :象征坚韧与长久,反映了历史的沧桑。
  • 鹳鹤:象征高洁与自由,表达对未来的思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雨后哪些生物声音满四邻?
    A. 鸟声
    B. 蛙声
    C. 风声

  2. 诗人拄杖挑菜时,秋千上有什么?
    A. 小孩
    B. 没有人
    C. 书本

  3. “市桥人寂寂”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A. 热闹非凡
    B. 人迹罕至
    C. 朋友聚会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苏轼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苏轼更注重于生活的细腻感受,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现宁静的氛围和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