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菊》
时间: 2025-01-14 04:04: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甘菊
——苏轼
越山春始寒,霜菊晚愈好。
朝来出细粟,稍觉芳岁老。
孤根荫长松,独秀无众草。
晨光虽照耀,秋雨半摧倒。
先生卧不出,黄叶纷可扫。
无人送酒壶,空腹嚼珠宝。
香风入牙颊,楚些发天藻。
新荑蔚已满,宿根寒不槁。
扬扬弄芳蝶,生死何足道。
颇讶昌黎翁,恨尔生不早。
白话文翻译:
越过山岭春天刚开始变冷,霜冻下的菊花在这个时节反而更显得美好。
今晨细雨如粟,略微感到芳香的岁月已经渐渐老去。
这孤零的根在松树的荫蔽下,独自绽放,没有其他草木陪伴。
晨光虽然照耀,秋雨却将其半数摧毁。
先生在屋内卧床不起,满地黄叶随风飘落。
无人送来酒壶,我空腹咀嚼着珠宝。
香风轻拂至齿颊,像楚地的海藻般柔软。
新芽已然丰盈,宿根在寒风中并不凋零。
蝴蝶翩翩起舞,生死又有什么值得在意的呢?
我颇为惊讶昌黎翁,恨你生来太晚。
注释:
- 霜菊:指秋季霜降后盛开的菊花,象征坚韧与美丽。
- 细粟:形容细小的雨,像粟米一样。
- 孤根:指菊花的根,形容其独特的生长环境。
- 晨光:指清晨的阳光。
- 秋雨:秋季的降雨,给人一种凋零的感觉。
- 黄叶:秋天落下的黄叶,象征时间的流逝。
- 酒壶:指酒,表达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绪。
- 香风:指带有香气的风,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
- 新荑:新生的嫩芽,象征生命的延续。
- 昌黎翁:指唐代诗人王昌龄,因其对菊花的赞美而被提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兼具豪放与细腻,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描写,具有深厚的哲理性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甘菊》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正值他人生的低谷。面对逆境,苏轼通过描写菊花的坚韧与美丽,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生命的哲理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甘菊》通过对秋季菊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韧。开篇以“越山春始寒”引入,结合春冬的交替,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霜菊在寒冷中愈显美丽,象征着逆境中的坚强与不屈。
在诗中,苏轼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展现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刻。词句中“孤根荫长松,独秀无众草”描绘了菊花的孤独与独特,隐喻着诗人自身的处境。尽管晨光照耀,秋雨却半摧倒了花朵,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惋惜的情感。
诗中“无人送酒壶,空腹嚼珠宝”表现了诗人在孤独中对物质的淡泊与对精神寄托的追求。即使生活艰难,仍有“香风入牙颊”的美好体验,透出对生活的热爱与珍视。
结尾处,苏轼表达了对王昌龄的钦佩与遗憾,感叹“恨尔生不早”,体现了对伟大诗人的向往与对时代的感慨,使整首诗更具深度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越山春始寒:春天刚开始,寒意仍在。
- 霜菊晚愈好:寒霜中的菊花反而更加美丽。
- 朝来出细粟:早晨的细雨如粟米般飘落。
- 稍觉芳岁老:感到芳香的岁月已经渐渐老去。
- 孤根荫长松:孤独的根在松树的荫下生存。
- 独秀无众草:独自绽放,没有其他草木相伴。
- 晨光虽照耀:晨光洒下,照亮一切。
- 秋雨半摧倒:秋雨摧残了半数的美丽。
- 先生卧不出:老师卧床不起,无法出门。
- 黄叶纷可扫:地上满是纷飞的黄叶。
- 无人送酒壶:没有人来送酒,显得孤单。
- 空腹嚼珠宝:空肚子里咀嚼着珍贵的东西。
- 香风入牙颊:香气飘散,沁入齿颊。
- 楚些发天藻:似楚地的海藻般柔美。
- 新荑蔚已满:新芽已经丰盈。
- 宿根寒不槁:宿根在寒风中并不凋零。
- 扬扬弄芳蝶:蝴蝶翩翩起舞,享受花香。
- 生死何足道:生死之间又有什么值得挂念的呢?
- 颇讶昌黎翁:对王昌龄的诗才感到惊讶。
- 恨尔生不早:希望他能早生,分享这份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比作细粟,形象生动。
- 拟人:菊花在寒冷中依然盛开,赋予其生命的活力。
- 对仗:例如“孤根荫长松,独秀无众草”,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以菊花为载体,传达了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通过描写自然景象,折射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悟,表现出一种洒脱与淡泊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坚韧与美的象征,代表了诗人在困境中的不屈精神。
- 黄叶: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晨光:代表希望与温暖。
- 秋雨:暗示生命中的挫折与困难。
- 蝴蝶:象征自由与生命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苏轼在这首诗中描绘的是什么花?
- A. 玫瑰
- B. 菊花
- C. 荷花
- D. 桃花
-
诗中“无人送酒壶”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
- C. 愤怒
- D. 怀旧
-
“香风入牙颊”意在描绘什么?
- A. 食物的美味
- B. 自然的芬芳
- C. 生活的苦涩
- D. 友情的温暖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对比苏轼的《甘菊》和陶渊明的《饮酒》,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苏轼更为复杂,融入了更多对孤独与时光的感慨,而陶渊明则更为简约,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轼全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