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时间: 2024-12-31 00:14: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洞仙歌
作者:吴潜(宋代)
瘦。酒。深,碎蕊残萼都收,
归簟枕,谁道栀橐敢就。
月边偏爱惜,冰玉肌肤,
应对姮娥共搔首。
疑怪得中原,讹道天花,
胡尘后可堪怀旧。
且海国浮沈醉花心,
喜近日烽烟,渐消亭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怀旧之情。诗人用“瘦酒”和“深”来形容自己的孤寂与沉思,碎落的花瓣和残余的花朵都已收拾。归来时,躺在簟子上,谁说栀子花的香气不能与月下的美丽相比呢?在夜空中,我只偏爱那月光照耀下的冰玉般的肌肤,与嫦娥一起轻轻梳理头发。让人疑惑的是,为什么中原地区会传出谣言,天花的美丽难道是胡言乱语?在这样的动荡之后,是否还能怀念往昔?在这个海国之间,我沉醉于花的心情,欣喜于最近的烽火渐渐消散,期待着平静的日子。
注释
- 瘦:形容诗人心境的清瘦、寂寞。
- 深:指深沉的内心感受。
- 碎蕊残萼:形容花瓣的凋零,暗示时光的流逝。
- 归簟枕:归来的时候枕在竹席上,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状态。
- 月边偏爱惜:月亮下特别珍惜的感觉。
- 冰玉肌肤:形容女子肌肤如冰雪般晶莹剔透。
- 姮娥:传说中的月宫仙女,代表美丽与纯洁。
- 胡尘:指外族的侵扰和动荡,表现时局不安。
- 海国浮沈:形容国家之间的浮沉与变幻无常。
典故解析
- 姮娥: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代表着美丽与孤独。
- 天花:指美丽的景象,常用于比喻美好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字子恭,号海岳,宋代诗人,生于文学氛围浓厚的时期,以其细腻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情感真挚细腻,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洞仙歌》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借助自然景物反映内心的忧虑与怀旧,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向往。
诗歌鉴赏
《洞仙歌》通过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过去的怀念。开头的“瘦”和“深”便引人入胜,立即呈现出一种清瘦的忧伤。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隐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碎蕊残萼的意象,反映了时光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消逝,令人心生怅然。借助月亮与嫦娥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与美的追求,似乎希望在那份清冷的月光下找到一丝安慰。
整首词在情感的表达上层层递进,先是对花瓣凋零的惋惜,再到对中原谣言的疑惑,最后以对未来的期待作结,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希望。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而又细腻的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瘦。酒。深:简洁的三个词,直接表达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沉思。
- 碎蕊残萼都收:描绘了花的凋零,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 归簟枕,谁道栀橐敢就:诗人在归来时感到惆怅,质疑对美好事物的偏见。
- 月边偏爱惜,冰玉肌肤:表现对美的珍惜,暗含对月光美人的向往。
- 应对姮娥共搔首:借助嫦娥的意象,表达孤独与对美的追求。
- 疑怪得中原,讹道天花:对传言的质疑,反映社会动荡的不安。
- 胡尘后可堪怀旧:描绘战乱后的怀旧情感,心中对美好往昔的向往。
- 且海国浮沈醉花心:表现对国家浮沉的无奈,同时沉醉于美好的情感。
- 喜近日烽烟,渐消亭候:期待战火逐渐平息,盼望和平的日子。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冰玉肌肤”,形象地比喻出女子的美丽。
- 拟人:如“月边偏爱惜”,赋予月亮以情感。
- 对仗:如“瘦。酒。深”和“碎蕊残萼”,形成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往昔的怀念,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动荡带来的困惑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酒:象征着孤独与沉思的状态。
- 月:象征着美与纯洁,代表诗人内心的向往。
- 花:象征着美好与短暂,暗示时光的流逝。
- 姮娥:象征着理想与孤独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洞仙歌》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吴潜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姮娥”指的是哪个传说中的人物?
- A. 嫦娥
- B. 西王母
- C. 织女
-
诗中“碎蕊残萼”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B. 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 -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月下独酌》与《洞仙歌》两首诗都借助月亮的意象表达孤独与对美的追求,但李白的诗更为豪放,而吴潜的诗则透出细腻的忧伤。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背诵与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