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气并山影,苍茫已作秋。
林深喜见寺,岸静惜移舟。
疏苇先寒折,残虹带夕收。
吾庐在何处,归兴起渔讴。
白话文翻译:
水面上弥漫着薄雾,映照着山的影子,远远看去已经是苍茫的秋天。深林中偶然看到寺庙,安静的岸边让我不舍得划舟离去。稀疏的芦苇开始凋零,残存的彩虹在夕阳下也渐渐隐去。我家在何处呢?归家的兴致使我想起了歌唱渔夫的情景。
注释:
- 水气:指水面上升起的雾气。
- 苍茫:形容景色的朦胧和广阔,通常用来描绘秋天的气氛。
- 寺:寺庙,通常为僧侣居住和修行的地方。
- 疏苇:指稀疏的芦苇。
- 残虹:指夕阳下残存的彩虹。
- 归兴:归家的兴致或愿望。
- 渔讴:渔夫的歌唱,象征归家的愉悦心情。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特别的历史典故,但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交融,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的淡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林逋(967-1028),字景玄,号称“林和靖”,是宋代著名的诗人、隐士。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常常流露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秋季,正是诗人游湖时的感受,表现了他在秋日宁静的西湖上游玩的情景,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诗歌鉴赏:
《秋日西湖閒泛》是一首描绘秋日西湖美景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气、山影、寺庙、岸边的宁静以及秋天的氛围。开篇便以“水气并山影”揭开了秋日的序幕,水的雾气和山的影子交融在一起,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这种景象不仅是自然的描写,更引发了诗人内心的思考与感悟。
接下来的“林深喜见寺”展现了诗人在林中看到寺庙的喜悦,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赏,也是对人文精神的追寻。寺庙象征着宁静和修行,使人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精神寄托。而“岸静惜移舟”则传达出诗人对宁静环境的眷恋,舍不得离开这片静谧的水域,显示出一种淡泊明志的心态。
后面的“疏苇先寒折,残虹带夕收”进一步加强了秋天的氛围,稀疏的芦苇折断,残存的彩虹也随着夕阳的落下而消失,这些意象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最后一句“吾庐在何处,归兴起渔讴”则回归到个人的思考,诗人对归家的向往和渔夫生活的向往交织在一起,表达了他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在描绘美景的同时,渗透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他淡泊名利的心态和对理想生活的追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气并山影:描绘了水面上升起的雾气与山的影子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秋日气氛。
- 苍茫已作秋:远景的苍茫感说明时节已然进入秋天。
- 林深喜见寺:在深林中看见寺庙,表现出对安静、宁和的环境的喜爱。
- 岸静惜移舟:岸边宁静,让人不舍得离开,体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疏苇先寒折:稀疏的芦苇开始凋零,暗示了秋天的寒意和生命的无常。
- 残虹带夕收:残留的彩虹在夕阳下消失,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和易逝。
- 吾庐在何处:思考自己的家在何方,表达了对归属感的思考。
- 归兴起渔讴:归家的兴致引发了对渔歌的联想,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气并山影”,用水和山的影像比喻自然的交融。
- 拟人:如“岸静惜移舟”,通过“惜”字赋予自然以人类情感。
- 对仗:诗中各句之间存在一定的对称与平衡,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描绘秋日西湖的自然美景,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归属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气: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山影:代表着稳固与永恒。
- 寺庙:象征着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寄托。
- 芦苇:反映出生命的脆弱与岁月的流逝。
- 彩虹:象征着美好的瞬间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水气并山影”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朦胧的秋天
- B. 清晨的阳光
- C. 夜晚的星空
-
诗人对寺庙的描写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 A. 喜悦与惊讶
- B. 失落与孤独
- C.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疏苇先寒折”中的“寒”字有何意义?
- A. 表示温暖
- B. 代表秋天的来临
- C. 形容河水的凉意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头河》(李白):描写夜晚的自然景色,表现孤独与思乡之情。
- 《山中杂诗》(王维):展现山水之间的宁静与人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对比:
- 《秋夕》(杜甫):同样描绘秋天的情景,但更注重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沉重感。
- 《江雪》(柳宗元):描绘了冬天的孤寂与冷清,与林逋的秋日宁静形成对比。
通过对这两首诗的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相似题材下所表达的不同情感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