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春夜月 瞿印山席观绳伎》
时间: 2025-01-01 12:21: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忒殷勤,檐际一抹秋痕。引上金粟月娥,真个也销魂。重整罗鬟波袜,向雁绳斜处,步碎罗云。还疑是渡凫,舞衣颠倒,如梦如尘。飞琼伎与,回丸承溜,骋巧翻新。嘅此生涯,尽去来飘同轻絮,点点芳春。踏歌和罢,了欢场已过黄昏。蓦又惹起,红愁碧怨有谁怜汝,只自温存。
白话文翻译:
这段诗歌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夜景,诗人很细致地观察到檐角上残留的秋意,仿佛勾起了心中的思绪。月亮照耀,金色的光辉让他迷醉。诗人细心整理着自己的发饰和衣物,走在斜斜的雁绳旁,仿若踏碎了轻盈的云朵。似乎在梦中游走,像是轻轻飘浮的羽毛。此时的舞者在舞动着衣衫,仿佛一切如梦如幻。诗人感慨人生如浮云,轻如絮,虽有芳香,却也随风而去。唱着歌,欢宴已过,黄昏悄然来临,又不禁引发心中的愁苦与怨怼,只有自己默默地珍藏这些情感。
注释:
- 忒:太,过于。
- 殷勤:热情、细心。
- 金粟:金色的光辉。
- 月娥:指月亮。
- 罗鬟:华丽的发髻。
- 雁绳:雁的绳索,形容优雅的姿态。
- 飞琼伎:形容舞者。
- 回丸承溜:指舞姿轻盈,似乎在飞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慎仪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他的诗歌风格细腻、婉约,常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秋夜,诗人身处于一个欢宴之中,随着夜色的沉淀,心中涌起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过往欢愉的追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伤感。
诗歌鉴赏:
《湘春夜月 瞿印山席观绳伎》是一首充满秋意的抒情古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秋天夜色的深刻感受以及对往昔欢乐的怀念。开篇的“忒殷勤”便包含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热切关注,随即引出月色之美,金色的光辉在秋夜中散发出迷人的魅力,令人神往。
诗中“重整罗鬟波袜”的动作带有一种优雅的仪态,诗人仿佛在为自己置身的美好场景增添一份妩媚。随着诗歌的发展,意象逐渐丰富,舞者的形象与飞舞的衣衫形成强烈对比,似乎在描绘一种生动的幻境。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之间游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尤其是对人生的短暂与无常的感慨。
结尾部分“红愁碧怨有谁怜汝”,则是情感的升华,诗人虽在欢宴中,却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无奈。诗人最终选择将这些情感自我温存,隐含了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接受。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美好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与深邃的情感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忒殷勤,檐际一抹秋痕。:过于热情,屋檐上有一抹秋天的痕迹,暗示着季节的变换和诗人心中情感的变化。
- 引上金粟月娥,真个也销魂。:月亮的光辉如金色的粟米,让人陶醉。
- 重整罗鬟波袜,向雁绳斜处,步碎罗云。:整理好发型和衣物,走向斜斜的雁绳,仿佛踩碎了轻盈的云彩。
- 还疑是渡凫,舞衣颠倒,如梦如尘。:舞者的身影似乎像在渡水的野鸭,舞动的衣服让人沉醉,仿佛梦境般虚幻。
- 飞琼伎与,回丸承溜,骋巧翻新。:舞者的舞姿轻盈,如飞舞的玉琼,动作灵巧而新颖。
- 嘅此生涯,尽去来飘同轻絮,点点芳春。:人生如同轻絮,随风飘散,虽有芳香却难以长久。
- 踏歌和罢,了欢场已过黄昏。:唱歌跳舞的欢乐已结束,黄昏悄然降临。
- 蓦又惹起,红愁碧怨有谁怜汝,只自温存。:突然涌起的愁苦与怨怼,谁能理解,最终只能自己默默珍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舞者比作渡水的野鸭,突出其轻盈与优雅。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抒情效果。
- 对仗:如“红愁碧怨”,形成和谐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孤独无奈的感慨,情感基调由热烈转向淡淡的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痕:象征季节的变迁,暗示生命的无常。
- 月娥:象征美好与迷人,反映诗人的情感寄托。
- 罗云:象征轻盈的梦幻,增强诗的意境。
- 红愁碧怨:象征内心的复杂情感,传达对生活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忒殷勤”表示什么意思?
- A. 过于热情
- B. 非常冷漠
- C. 随意
-
“步碎罗云”意指什么?
- A. 踏碎云彩
- B. 自然景象
- C. 梦境
-
诗中提到的“红愁碧怨”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与无奈
- C. 幸福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by杜甫:同样描绘了月夜的意境,情感深沉。
- 《静夜思》 by李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共鸣。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湘春夜月》均描写了月夜,但前者更多的是思乡情怀,而后者则是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清代诗人传记》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