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刘公达甃园中小池以诗谢之》

时间: 2025-01-19 21:24:25

感君巧思葺芳塘,石甃无痕细著行。

更拟中间添小屿,藕花深处著鸳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感君巧思葺芳塘,
石甃无痕细著行。
更拟中间添小屿,
藕花深处著鸳鸯。

白话文翻译

感谢您巧妙的构思,修葺了这片芳香的池塘,
石板铺就的路面无痕迹,细细地延伸着。
我更想在池中间添一座小岛,
在那藕花盛开的深处,栖息着成双的鸳鸯。

注释

  • 巧思:巧妙的构思、设计。
  • :修葺、修整。
  • 芳塘:芬芳的池塘。
  • 石甃:用石头铺成的。
  • 无痕:没有痕迹,形容铺设得很细致。
  • 著行:延续、铺展的意思。
  • 小屿:小岛。
  • 藕花:荷花的一种,生长在水中。
  • 鸳鸯:一种水鸟,常成双成对,象征爱情。

典故解析

“藕花深处著鸳鸯”中的“鸳鸯”常被用作爱情和忠贞的象征,古代诗歌中常以鸳鸯来比喻夫妻或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字景升,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诗人。其诗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常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观中,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作者与友人刘公达在园中游玩时。刘公达为池塘的修缮提供了构思,姜特立借此表达了对友人巧思的赞赏以及对自然景致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池塘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感激之情。首句“感君巧思葺芳塘”直接表达了对刘公达的感激,体现了友谊的温暖和真挚。接下来的“石甃无痕细著行”则呈现了池塘的自然与和谐美,石板铺设得细致而自然,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此外,诗中构思中间添小屿的想法,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景致的憧憬,藕花和鸳鸯的意象更是为整体增添了生动与灵动。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是友谊、爱意的体现,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感君巧思葺芳塘:开篇感谢朋友刘公达的巧妙构思,指引他修缮了池塘。
    • 石甃无痕细著行:描述池塘边的石板路,铺设得无痕迹,表达了精致的工艺。
    • 更拟中间添小屿:表达作者想在池塘中间添置小岛的愿望,象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藕花深处著鸳鸯:描绘了池塘深处的藕花和成双的鸳鸯,传达了浪漫与和谐。
  • 修辞手法

    • 比喻:藕花、鸳鸯的意象比喻美好的爱情和生活。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友谊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

意象分析

  • 芳塘:象征着美丽与宁静的自然环境。
  • 小屿: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藕花:代表着纯洁、美好和爱情。
  • 鸳鸯:象征着爱情与忠诚,表现了诗人的情感倾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姜特立
    • C) 杜甫
  2. “石甃无痕细著行”中的“无痕”指的是什么?

    • A) 没有痕迹
    • B) 有很多痕迹
    • C) 磨损严重
  3. 诗中提到的“鸳鸯”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爱情
    • C) 友谊

答案

  1. B) 姜特立
  2. A) 没有痕迹
  3. B) 爱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下独酌》- 李白
  • 《相思》- 王维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这首诗同样描绘自然之美,但姜特立的诗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友谊的表达,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静谧和内心的孤独。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研究》